论体质教育流派的基本主张与观点分歧
论文作者:草根论文网 论文来源:www.lw360.net 发布时间:2016年12月20日

体质教育流派的基本主张

“体育为增强体质”这一思想在我国早已存在。如民国时期蔡元培先生就曾呼吁培养学生“狮子样的体力”,认为“健全身体,实为教育上重要任务。健全的方法,运动最要。”徐一冰先生提出“体育不讲,人种不强,人种不强,国将安赖。”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论述:“体育者,人类自养其生之道,使身体平均发达,而有规则次序之可言者也。”张伯菩提倡“注重体育,锻炼健强之国民。”这些进步人士的言论反映出体质教育思想在我国的早期萌芽。

但体质教育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却离不开与技能教育思想之间的碰撞、冲突。自20世纪50年代起,一些发达国家先后出现了对技能教育思想的批判以及对体质教育思想的推崇,并随着体育科学化的起步,对体质教育的实践探索也日益深人。主要标志包括50年代初,德国M·肖立赫、英国RE·摩根和GT·亚当逊为改变“动作铸型”教育,追求增强体质的实效,在体育课中创立并应用“巡回锻炼”;60年代中期,美国对体育(PE)课中的“行为主义”进行批判,在陶兰斯学校开始试验健身课;70年代,日本批判体育课中的“运动传习式”体育,在东京西户学校试验推行“健身”课;1977年诺维克夫和马特维耶夫在《苏联体育60年》的总结中提出解决完善苏联人身体的问题,严厉地批评了体育课在体育的大门之外做游戏的惯例。

受国外体质教育研究的影响,同时忧心于我国群众体质健康水平落后的局面,自上世纪80年代初,国内体育界在体育目的任务上,特别是在以增强体质为主或以提高运动技术为主问题上,也开始了尖锐的争论。一部分师范大学体育系的体育理论工作者对我国体育工作自1959年后向竞技体育大量倾斜、忽视群众体育体质的做法表示强烈不满,批评中国“是按竞技方式办体育,在体育中搞竞技”,坚持认为“竞技不是体育”"Sports徒托体育之名而无身体教育之实”,因为“竞技是与对手较量给人们观赏的运动文化娱乐活动,不应该用开展竞技运动的方式去办体育而把真正的体育弄得名存实亡”,“在教育中以竞技运动为主要内容来作为教育组成部分的体育的这种状况再也不能沿袭下去了”,明确提出“体育应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教育”,“是发展身体、建设身体、完善身体的教育”的指导思想,并遵照“目的和手段一致性”的准则,“取消大杂烩的用体育之名的运动课,开增强体质的健身课”,健身教材所有的内容都必须来自增强人体质的需要,自成增强体质知识、技能的体系,体育课应该教授健身的手段及应用方法,倡导开“健身处方”,提出了“体质变化势态控制的知识和技能是体育业务的中心环节、主要内容”,“体质变化,势态控制的各种措施都可以成为健身手段”,采用的练习方法主要是重复练习法、连续、间歇、变换锻炼等。至此,体质教育流派已臻于成熟,成为推动我国体育教育科学化的一支重要力量。

体质教育流派的观点分歧

当体质教育流派正式登上历史舞台时,不乏学者非常乐观地认为,体质教育流派的观点、方法会被广泛接受并大力推行。因为一方面体质教育思想非常契合人们对于体育本质属性的理论认识,如《世界体育宣言》(WorldMan1festoonPhys1calEducat1on)中这样解释:“体育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要求按一定规律以系统方式,借助身体运动和自然力的影响作用于人体,完成发展身体的任务。”国际体育名词术语委员会出版的《体育运动词汇》一书中将体育定义为“身体的教育、培育,是系统地运用身体练习的一切形式,主要目的在于提高人的合乎社会需要的生物学潜力的活动”[4es。在这些重要文献中对于“体育”内涵的界定都非常贴近体质教育流派的基本观点。另一方面,体质教育思想更加符合国家、社会的需要。虽然我国政府一直以来就高度重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但各个时期的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并不令人满意,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以及医疗卫生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学生体质监测的结果却呈逐年下滑态势,党中央、国务院以及教育、体育的主管部门多次发文,明确提出要求加强学校体育工作。

可事实是除“体育是增强体质的教育”这一目标定位被普遍认可,体质教育流派提出的实现途径与方法不仅引起理论界的长期质疑、争议,在实践过程中也一度遇到了无法突破的瓶颈。首先,对于“竞技运动不能成为增强体质的锻炼手段”的质疑,持反对意见的专家学者普遍认为运动技术是能充分发挥运动员机体能力的合理、有效完成动作的方法,越是高级的运动技术学习过程,越是需要全面的身心参与,越是能产生深刻的生物性改造,对增进身体健康的价值也就越大。反之,若撇开等级运动技术,真的只将锻炼方法限定为一些简单肢体动作的多次重复,如快走、跑步、爬山等,虽然简单易行,但对身体的锻炼效应却未必全面、深刻[51。其次,对“忽视学生体育学习动机”的批判。受前苏联学校教育主体论的影响,体质教育流派更多地强调国家、社会的需要,将满足国家、社会的需要作为学校体育的直接目标,青少年体育学习的需要则成为间接目标。但不乏学者认为青少年作为个体存在时,其体育学习目标不会直接指向增强体质,如果被动地参加教育者为他们设计的体育课程,其自身的运动欲望并没有得到满足,也就谈不上对体育的兴趣,更不会由此而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当他们离开学校后,其体育锻炼行为也就终止了,体质下降也就不可避免。最后,是体质教育流派的教学改革试验遭遇的“教材困境”与“兴趣困境”,剔除了竞技运动项目的教材内容体系变得“干瘪”,而且没了竞技运动项目的娱乐性,学生参与锻炼的积极性也很难保证。

预期与事实的巨大反差令人错愕,不仅学术论争的局面长期僵持、无法统一,在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依然突出的当下也不能充分发挥其实践价值。因此,必须从新的视角对体质教育流派的思想及方法体系进行深人剖析,找到问题症结,提出弥补方案,达到澄清思想、甄别理论、规范方法、提高实效的目的。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代写咨询
 362716231

发表咨询
 958663267


咨询电话

18030199209


查稿电话

18060958908


扫码加微信

weixin.png


支付宝交易

ali.jpg

  • 在线客服
  • 认准本站客服
  • 代写咨询
    362716231
  • 发表咨询
    958663267
  • 咨询电话
  • 18030199209
  • 查稿电话
  • 18060958908
  • 扫描加微信
  • 支付宝交易
  •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