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吵子会”音乐的概念与来源
论文作者:草根论文网 论文来源:www.lw360.net 发布时间:2017年09月22日


 

    (一)“吵子会”概念

    “吵子会”(又称“吹打乐

是流播于京、津、冀区域内的以笙管乐与打击乐为主构成的一种北方民间吹打乐乐种。它主要分为“文吵子”和“武吵子”。前者主要是以吹管乐为代表的,以演奏传统曲牌为主的一种地方民间乐种;后者则主要运用饶、钱、擦、档子等打击乐为主,演奏气势恢宏而热烈。“吵子会”主要运用在京、津、冀区域内的中国北方民俗节庆仪式中(如灯会、庙会),以祀神仪式为依托,起到烘托气氛,营造热烈祥和的节日氛围为目的。有时也用于民间的婚丧嫁娶。“吵子会”主要分布在冀中的保定、廊坊、承德的丰宁满族自治县(八间房、窄岭、厢黄旗、凤山、塔沟、古房、选将营、头道营、天桥等村)以及北京的大兴、头沟等地。“吵子会”作为中国北方的一种区域性民间乐种,它同时也属于一种跨族群(满、蒙、汉)的传统音乐文化,尤其是河北丰宁满族自治县八间房村满族“吵子会”于2008年6月被列人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吵子会”的来源

有关“吵子会”乐种的来源。《中国民间器乐集成·河北卷》“吹打乐”中认为:“‘吵子会’原是十番乐中的组成部分。在河北省流行的十番乐是由文、武两部分组成,‘吵子会’即武十番。……它所存在的年代应与十番乐相同。早在清道光(公元1821一1850}年)年间,保定的易县、沫水、徐水就有十番乐的活动。承德市丰宁县八间房村的吵子会,代代相传,据村民可靠的回忆,目前已是11代了。结合“吵子会”乐器的组合可以看出,除了琐呐以及小海笛,又加人了饶钱之类的打击乐,所以应该属于“粗十番”范畴。据清代徐坷编撰《清稗类钞·音乐类·十番》记载:“十番,又曰十番鼓,用紧膜双笛,声最高,吹人云际,而佐以箫管、三弦,缓急与云锣相应,又佐以提琴、毫鼓,其缓急又与檀板相应,再佐之以汤锣。众乐既齐,用揭鼓,声如裂竹,所谓‘头似青山峰,手如白雨点’者,始称能事。

其中后腹简以木鱼、檀板,以成节奏。有[双鸳鸯」[风拢荷叶」[雨打梧桐」诸名色。若夹用大锣、饶钱,则为粗细十番。创砖京师而盛砖江、浙。可以看出,此乐种是产生于京、津、冀区域内的一种民间乐种,主要流播于北京、河北等地,后来传人江浙区域内。北京民俗学者包世轩认为:“吵子即民间所称以档子、饶、钱等响器击奏的乐曲,佛、道教称作法器,严格地讲吵子音乐应是纯粹的打曲。在北京许多村镇,如大兴崔达光乐班,顺义区、大兴区‘文吵子’等,都是不带管子或琐呐的打曲。现今以及旧时民间把琐呐、饶、钱组合演奏的吹打乐曲,称作‘文吵子’看来是不准确的,是因为有吵子乐器(饶钱、档子)在其间,而笼统地称之为‘带吵子乐器’的音乐,‘文’者,指的就是吹奏。千军台的吉祥会从来没称为是吵子乐。因为千军台有吵子乐班,是仅用档子、饶、钱演奏的击打曲,击奏几十首曲牌。

吵子与中军乐(吉祥会),这两种蟠会历史上传承的、独立存在的音乐遗存。通过上述文献梳理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吵子会”是流行于冀中的一种民间吹打乐,属于“十番”乐(粗十番)的一种;第二,“吵子会”是属于“武十番”中的吹打部分。因此下文中在论述丰宁满族八间房村、凤山镇的“吵子会”时,分别运用“吵子会”与“吹打乐”两种概念,同时,这也是当地文化部为了避免申请“非遗”时造成名称上的冲突而为之。总之,笔者认为,“吵子会”是流传于京、津、冀区域内的主要用于民俗节庆仪式(灯会、花会)中的以吹打乐器(琐呐或海笛、笙、饶、钱、擦、锣、鼓等)为主构成的,具有跨族群(满、汉、蒙古)特性的一种民间传统的礼俗音乐种类。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代写咨询
 362716231

发表咨询
 958663267


咨询电话

18030199209


查稿电话

18060958908


扫码加微信

weixin.png


支付宝交易

ali.jpg

  • 在线客服
  • 认准本站客服
  • 代写咨询
    362716231
  • 发表咨询
    958663267
  • 咨询电话
  • 18030199209
  • 查稿电话
  • 18060958908
  • 扫描加微信
  • 支付宝交易
  •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