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论文作者:草根论文网 论文来源:www.lw360.net 发布时间:2016年09月13日

 

【摘  要】 信息技术属于新兴学科,课时少,且目前学生因家庭、教育环境及个体的差异,信息技术基础差异很大,因此,要想整体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使他们能在信息社会学会数字化生存并不容易。笔者认为,这需要教师采用恰当的教学模式、有效的教学方法和优秀的教学过程设计。现根据笔者近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和教研工作收获谈谈体会。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实践经验


引言:

课堂是学生求知和成长的主要阵地,甚至可以说,课堂学习是学生最主要的生活和生命方式。新课程实施以来,由于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理解不到位、对新的教学方法应用不恰当等原因,信息技术课堂上一度出现了形式化和低效化的现象。福建师范大学的余文森教授将“提高学习效率、增进学习结果、强化学习体验”作为考量学生学习有效性必须综合考虑的三个要素。从这个角度出发,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要想克服低效教学,让学生在每堂课中都能有所收获,就必须树立“效益”意识,把握有效的策略,实现有效教学。 

一 :全面改革传统教学方法

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每个人都不可能懂得所有的计算机知识,甚至对同一软件的不同版本都难以做到熟知。学生对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渴望学习到新的知识,而由于课上时间限制,难以全部满足学生的需求,甚至一些问题教师也未必能够解答。这就要培养学生自己获取问题答案的能力。在未来的社会中,自学必将成为每个人终身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自学需要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强烈的进取精神,这种能力和精神必须从小培养。 

教学过程中,我首先给学生设置有兴趣的任务,然后让学生看书自己寻找答案并进行实际操作。有时,我还让学生自己查阅软件自带的帮助,如在学习如何为POwerPoint演示文稿打包时,就比学生根据软件帮助中的提示自己进行操作。经过长期的培养,学生学会自己查阅书本、软件的帮助,上网,求助他人等自学手段后,就会把这种行为内化为习惯,进而升华为自学的能力,遇到问题的时候,就会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1.理解教材,把握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具有导向、调控、激励等作用。只有牢牢把握课堂教学目标,并使所有的教学环节和师生活动始终围绕教学目标而展开,所有的教学策略都为教学目标服务,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如何有效地把握教学目标呢?首先,教师应树立目标意识,深入研究并有效把握课程标准,并根据“学科目标—学年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的层级关系,确定课时目标的定位。其次,教师应注意对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调控。对于偏离教学目标的师生互动,教师要有意识地通过有效的方式调整回教学目标的范围之内。最后,教师应发挥教学目标的评价功能。在教学结束时,教师应以教学目标作为标准来对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并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是否已达到教学目标,从而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2.设置合理情境,丰富课堂教学
  “好的开始便是成功的一半”。教学情境设计的好坏是决定一节课成败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热情。
  我们也应看到,课堂的时间是宝贵的,情境的创设合理、有度,才能真正为教师的教学服务,才能实现教学的优化。首先,创设的情境应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使其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接受新知识和新技能做好情感上的准备。其次,情境创设要体现整体性,教师应围绕同一个主题综合创设情境,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再次,实施情境教学应考虑效能问题。也就是说,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不能以牺牲教学目标的达成为代价。
  3.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优化课堂氛围
  有效的教学还要求教师把握课堂结构,优化教学活动。一方面,信息技术课堂活动的设计要注意学生特点,做到动静结合,并引导学生在动手、动脑过后,通过思考活动的过程和自己在过程中的体验,从而得到更多的收获。这样,才能使每个活动是高效的。当一节课的每个环节都是高效的,这节课也自然会是优化的。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堂应自如运用各种形式来组织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活跃思维、提高能力,并且使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之中,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4.“民主平等”、“分层多维”地评价学生
  学习的最大乐趣莫过于经过努力而获得成功。此时教师正确的评价可以有效推动学生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正确的评价应该能针对学生发言的特点、学生发言所表达出来的思想观点给予恰当的评定,让学生能认识到自己对在哪里、错在哪里。首先,正确的评价应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原则上,这是实施课堂评价的前提和基础。其次,应该建立“分层多维”的评价标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寻找和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角度对学生做出不同层次的评价。最后,把握评价时机是实施成功评价的关键,适时到位的评价才能真正起到激励和导向作用。

二:培养学生道德品质

在学习画图软件《图形的改变》一课时,我设汁了请学生用旋转操作摆放好翻倒的凳子(图4)的任务,设计了纠正违章等不文明行为的任务。通过这些任务,巧妙地融入了校园文明礼仪教育和社会公民意识教育。学生不会感到这是说教,反而产生了很高的兴趣。
  在学习制作PowerPoint时,以“关爱动物,保护环境”为主题,使学生不仅学会了软件操作,学到了动物知识,还渗透了环保的思想教育。
  学习Internet内容之前,我通过调查了解到,大部分学生上网都把很大精力浪费在游戏和没有主题的随意聊天上,很容易沉溺于网络和形成网络犯罪。于是,我在课上组织学生讨论网络的应用,从Internet的诞生到国外利用Internet进行电子商务的高级应用,到我国的网络游戏和聊天,让学生意识到网络应用反映出了一个民族的科技素养,长期沉湎于聊天之类的网络活动不仅危害个人的身心发展,甚至会消弱一个国家发展潜力。 

三:改革德育课的评价机制

(一)以导向激励为主:中职学校的学生德育评价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评定学生的德育水平,对学生的德育状况有一个诊断,更重要的意义是通过德育的评价起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激励作用。只有通过充分激发德育评价的激励功能,才能使学校的德育活动自始至终处于一种积极活跃的最佳状态之中。

(二)从“单一结果评价”向“多样结果评价”转变:当前,德育评价单一结果的评价形式越来越不能反映学生多样化的状况和不同的个体特点,在客观上也不能适应中职学校素质教育的推行和社会对中职生多样人才的现实需求。因此,德育评价在内容上要从单纯重视道德认知成绩的评定转向对学生的“德”和“能”的综合素质的全面考察。在结果上要从单一综合定性等级评价转变为客观反映学生各类情况的多样化的纪实评价,建立起综合性的、多样化的学生新型评价体系,积极推进学生德育评价体制的革新。

 (三)“自评”和“他评”相结合:在中职的育人过程中,教育者和学生都是主体,既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也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在现实的学生德育评价过程中,学生往往处于较为被动的被评定的地位,学生德育评价往往注重“他评”,而忽视学生对自身德育状况的“自评”,没能充分体现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作用。因此,要将德育评价 “他评”和“自评”有机的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学生把德育的外在要求转化为内在的动力,促使评价活动成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调节的有效载体。

(四)“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是指采用数学的方法,收集和处理数据资料,对评价对象做出定量结论的价值判断;定性评价是指不采用数学方法,而是根据评价对象平时的表现,现实的状态或文献资料的观察分析,直接对评价对象做出评价的价值判断,以求得对学生更客观和更全面的评价。在现实评价过程中,通过定量评价产生学生德育定性等级的办法带有很大的不合理性,同时,由于定量评价是产生学生德育定性等级的基础,因此学生都十分注重各项指标的得分,这往往导致中职校学生德育评价由对学生德育的诊断与激励变成学生对利益的追逐,所以,一定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结论:

创新德育教学需要依靠教师和学校方面的共同努力,有效地调动中职学生的内驱力,必须准确把握德育课的基本任务,使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的心理成长规律,教学的评价机制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造就中职学生的人格品质,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思想政治素质好、专业业务精的受企业欢迎的技能型人才。

总之,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其有效性,是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都应该重视,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一问题也需要我们在教学的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研究、不断完善。优化课堂教学需要利用最新的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课堂是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主阵地。它拥有高新的硬件设备和智能的软件环境。学生面对的不是一本书,而是一个世界。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应该感到无比欣慰。面对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只有多学习、多钻研,真正成为文化素养高深、业务能力高强、教学艺术高超、师德风范高尚的现代化教师,才能使教学更有成效,才能使信息技术学科成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支柱。


参考文献

  [1]姚利民有效教学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2]马思援中等职业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首要位置[N]中国教育报2004-10-29

  [3]包玉琴德育观念也要与时俱进[J]教育探索2003年第3

  [4]张宇关于德育创新的几点思考[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3

  [5]陈细兵浅谈高校德育的创新[J]当代教育论坛2009年第2

  [6]杨琛创造有效的教学过程[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9

  [7]李晓萍德育创新之理性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年第2

  [8]戴仁俊网络教学有效性的内涵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9年第2

  [9]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新课程的视野[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10]戴仁俊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效教学的实施[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年第18

  [11]何晓文,蒋建国创新人格培养与学校德育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2009年第8

  [12]吴玉峰新时期德育创新策略的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2

  [13]余文森.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命脉”[N].中国教育报新课程周刊.2008,(4).


  [14]祁永成.“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的低效应用及解决对策[J].天津电教. 2006,(6).

 
  [15]许国武.解说有效教学策略.成长博客.2008(9).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代写咨询
 362716231

发表咨询
 958663267


咨询电话

18030199209


查稿电话

18060958908


扫码加微信

weixin.png


支付宝交易

ali.jpg

  • 在线客服
  • 认准本站客服
  • 代写咨询
    362716231
  • 发表咨询
    958663267
  • 咨询电话
  • 18030199209
  • 查稿电话
  • 18060958908
  • 扫描加微信
  • 支付宝交易
  •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