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核心课程重构研究
论文作者:草根论文网 论文来源:www.lw360.net 发布时间:2018年01月10日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一个专业的课程设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知识技能结构和综合素质水平,特别是专业核心课程更是决定着学生的专业发展水平和方向。运动训练专业是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较早开设的专业,山东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是国家级试点专业,自1993年设置以来为我国体育教育战线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体育工作者,在校生已达到近3 000人。2013年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学院参照教育部(2012)《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口录和专业介绍》和其他院校的课程体系构建了专业核心课程。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认为需要对现有运动训练专业核心课程进行重新审视,特别是结合学院即将实施学分制改革的需要,考虑如何进一步契合运动训练专业培养口标定位和要求,突出专业特点,完善科学的课程体系,最终达到提高运动训练专业人才质量的口的。    

基于此,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以及访谈法对当前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课程内容进行梳理,讨论该专业核心课程纳人依据,对拟纳人核心课程的相关课程进行分析,重构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以期为该专业课程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1核心课程概念的提出    

一般认为,“核心课程”概念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德国赫尔巴特学派教育家齐勒所确立的“齐勒计划”以及美国教育家帕克所确立的“帕克计划”为标志。    

通过文献整理发现,对核心课程的讨论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核心课程是以社会问题或生活领域为组织核心的设计,为此不必格守学科界限。第二,核心课程是所有学生必修的共同学问或普通教育,核心课程即所有学生必修的共同学问或普通教育。而口前我们所使用的核心课程的概念则有所变化,指一个专业中开设的富有该专业特色,以该专业中以及相对应的岗位群中最核心的理论和技能为内容的课程〕

2核心课程概念的使用与辨析    

通过查阅文献及参考我国主要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培养方案,发现除教育部2012年编写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口录和专业介绍》中对运动训练专业的介绍使用了“核心课程”一词外,还有3所院校使用了核心课程的概念,另外也有部分院校使用了类似的其他名称(1)0核心课程是在此基础进一步提炼出来的更内层的概念,亦即核心课程是从专业课程中抽出来的更加重要的课程

3对核心课程使用的分析    

除了教育部(2012)编写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口录和专业介绍》中构建了运动训练专业核心课程外,发现有3所院校的运动训练专业也同样构建了核心课程。〕    

首先,上述教育部及院校构建的核心课程的门数和内容各不相同,可以看出大家对运动训练专业核心课程的认识还没有形式统一的意见。每个单位对核心课程的内容的理解也存在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现象。同时也能从中找到一些相同的地方,如运动训练学和专项理论与实践这两大课程是大家普遍认可的。    

其次,研究发现各单位在构建核心课程的时候都是基于一定的逻辑起点,都有自己的合理性。如教育部设置核心课程是以竟技体育发展的需求为主线来设置的,其他3所院校主要以培养口标为指导结合学生结合社会需求,围绕人才而展开,都有自身指向性。同时也似乎存在不足,如教育部把运动竟赛学、运动训练管理学、运动按摩设为核心课程就值得商榷。本专业是以培养初级教练员为主,但是教练员的主要工作是选材和训练,也会参与队伍的管理和参加比赛,但在各级运动队中参赛和对队伍的管理一般会有专门的人员负责。运动按摩这门课一般会通过专业基础课运动医学来学习。有的学校把专业基础课如运动生理学、教育学设为核心课程,两所院校把具体的课程(如篮球、足球、田径、排球)都设为核心课程,其实这又与专项理论与实践有重复之嫌。    

第三,通过以上分析,本研究认为有必要对运动训练专业的核心课程进行重新审视和构建,构建更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不但能完善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对学院进一步要进行的学分制改革也会有促进作用。

4运动训练专业核心课程的构建

4.1课程筛选

4.1.1指标初选    

为了完成重新构建本专业核心课程的任务,研究通过文献研究以及对我国部分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开设专业课程等必修课情况进行了梳理,将人选率超过50%的课程并结合教育部提出运动训练核心课程作为初选指标。具体如下:专项理论与实践、运动训练学、运动选材学、运动竟赛学、运动心理学、运动按摩、运动训练管理学、教育学、体育测量与评价、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营养与恢复、田径、体操、篮球、排球、足球。

4.1.2指标复选    

在初选指标的基础上,本研究制定了访谈提纲和调查问卷,通过专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初选指标进行指标复选。访谈和问卷的结果显示:专项理论与实践、运动训练学两门课程是所有专家一致认可的运动训练专业核心课程;超过70%的专家认为运动竟赛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训练管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以及田径属于运动训练专业核心课程;运动员选材、教育学、体育测量与评价、运动生物力学、运动营养与恢复、体操、运动按摩的选择率低于50%;部分专家认为运动生物化学、体能训练、体育哲学、体育概论、运动技术与诊断、应用运动医学基础、语文写作与表达、体育教材教法也属于运动训练专业核心课程(见图2)

4.2核心课程构建的依据    

运动训练专业核心课程的构建决定着学生的专业发展水平和方向。因此,运动训练专业核心课程的具体设置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基本依据。    

第一,依据专业特点。该专业的创办初衷是为我国当时并不发达的各级竟技体育训练队伍培养高水平的运动员和教练员,招生标准必须是具备二级以上运动员等级,所以要求竟技水平要高。这一点也是运动训练专业与体育教育专业和社会体育专业最大的区别。    

第二,依据专业培养口标。确定培养口标是专业教育的核心问题,其定位反映培养人才的不同价值取向,是制定培养方案、计划等文件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本研究在分析国内部分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培养口标的基础上,以山东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的培养口标为依据设置核心课程    

第三,依据实践考察及专家意见。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国内体育院校的专家对运动训练专业设置核心课程的意见和建议。通过深度访谈获取专家学者对运动训练专业设置核心课程的思路、原则及具体课程。

4.3山东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培养口标分析    

山东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培养口标为具备较强的专项运动实践能力和扎实的运动训练理论知识,能在各类地市体校、学校、社区、体育俱乐部等从事训练、教学、竟赛、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该口标强调了学生的专项运动实践能力和理论水平,在职业倾向上尽量涵盖体育的各行各业,力求使学生毕业后胜任更多的职业需求。表面来看,运动训练专业似乎陷人了两难困境,如果强调单一口标可能会因人才出口不畅而使运动训练专业的社会适应性降低,如果过多考虑人才出口的多元化会淡化运动训练专业的“特色”,二者都是对专业发展造成致命影响的重要因素。在这种背景下,如果把专业核心课程突出出来,并在规格上和实施过程中严格要求,让学生保质保量完成的基础上,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特点开设专业方向课程,增加选修课比例,这样就会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专业性”与“职业性”的关系。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代写咨询
 362716231

发表咨询
 958663267


咨询电话

18030199209


查稿电话

18060958908


扫码加微信

weixin.png


支付宝交易

ali.jpg

  • 在线客服
  • 认准本站客服
  • 代写咨询
    362716231
  • 发表咨询
    958663267
  • 咨询电话
  • 18030199209
  • 查稿电话
  • 18060958908
  • 扫描加微信
  • 支付宝交易
  •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