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医学相关进展丰富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论文作者:草根论文网 论文来源:www.lw360.net 发布时间:2018年02月05日

预防医学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必选课程之一,其目的是培养学生树立预防为主的观念、掌握三级预防原则,在日常的医学和研究实践中能够运用相关预防医学的知识和技能。随着医学模式和人类疾病谱的转变,预防医学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出来。现代医学模式要求培养的医学生不仅是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实施者,更是流行病学和行为医学的应用者,保健的提供者。因此,未来的临床医生不可能仅仅单纯地从事对临床个体的医疗保健工作,还必须从人群的角度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这样才能有利于从根本上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临床医生直接面对患病群体,与患者群体的交流也最直接,能够最先获得人群健康状况和最新动向;同时,临床医生对患者的健康指导也最具权威性。因此,临床医生也是人群预防保健必须纳人的、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力量。当前,各医学院校基本都在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的培养计划中将《预防医学》归属于主干课程,其内容大致包含医学统计学、流行病学、环境卫生学、职业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妇幼卫生学等预防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亦有的院校将其中部分内容划出单独讲授的,如医学统计学变为临床统计学等。但是,到目前为止,尚未检索到预防医学课程内包含中医学进展的内容,而笔者认为这将更有助于实现现代医学模式下合格临床医生的培养。    

1疾病谱变化的客观要求    

一项由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协和医科大学、美国华盛顿大学等机构对中国疾病负担进行的评估表明城市化、收人增加和老龄化等原因导致非传染性疾病突增,导致中国人死亡(2010年)的主要原因依次是:脑卒中、缺血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交通意外伤害、肺癌、肝癌、胃癌等,如将恶性肿瘤合并,则导致中国人死亡前三位的原因分别是恶性肿瘤、心血管病和脑血管病。因这些疾病的多病因性,发病与患者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行为模式等关系密切,仅靠临床治疗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上述问题可以通过对比中美两国心、脑血管病发病和死亡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得以展示,据《美国医学杂志》(JA MA)报道,从1970-2002年约30年,美国心脏病及脑中风导致的死亡率分别下降了大半(中风下降63%,心脏病下降53 % )同期我国全国的心血管病发病和死亡统计数据未检索到文献公开报道,但从个别地区的文献报道结果也能大体推断出其变化趋势,如王文化等对北京市1984-1999年急性脑出血和脑血栓发病率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后,发现脑血栓的发病率和构成比均在增加;吴桂贤等发现北京部分地区1984-1998年15年期间冠心病死亡比例有显著增加的趋势(年均0. 52%);最近的相关报道更加触目惊心:据2014年8月8日《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3概要》报道,心血管病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农村为38.7%,城市为41.1%;中国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流行趋势明显,导致心血管病的发病人数持续增加,而今后10年心血管病患病人数仍将快速增长。导致中美两国这两类疾病发展趋势完全相反的根本原因,不是两国的临床治疗水平存在巨大差距,也不是美国在心血管病的临床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而是20世纪70年代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吸烟、高血脂、高血压、肥胖等,美国心脏病学会(AmericanHeart Association,AHA)随即实施了全民教育,号召医生带头戒烟、控制血压、加强锻炼、降血脂等,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取得了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下降了近150%的骄人成绩。    

上述例子一方面证明了普及预防医学知识的重要性,从另一方面讲,如果我国也采取相似的措施,并在加强锻炼方面引人传统医学的健身方法,如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等,将取得更好的健身和防病效果    

2完善现代医学理论体系的客观需要    

现代医学在近百年取得了长足进展,但这并不能说现代医学已经发展得尽善尽美,它在非传染性慢性疾病的防治上就没有那么得心应手,而传统医学则在养生、饮食和运动等许多方面值得现代医学借鉴。例如,2009年7月,《科学》( Science)刊登了一项研究结果,研究人员将恒河猴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减食30的减食组,当对照组恒河猴只有50%存活时,减食组恒河猴则有80%存活,更重要的是减食组恒河猴糖尿病、癌症、心血管病和脑萎缩等疾病的发病时间明显延后,发病率显著降低《科学》刊登该研究结果,表明该研究结果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当然,如果大家对中医学熟悉的话,就会发现这只是用实验动物证实了早在我国北宋时期的医学家钱乙就提出的“欲得小儿安,常要三分饥与寒”论断的一部分而已。再如,现代医学研究非常注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研究对象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如都是同一种属、年龄、体重基本一致的大鼠等,否则得到的结论会受到质疑。但是现代医学绝大多数大规模的人群研究,除考虑性别、年龄、行为习惯等因素外,很少对人群按体质特征进行进一步的细分,而不同体质类型的人很可能对同一药物、环境毒物的反应差异很大,甚至相反,如有研究报道,痰湿质、阴虚质和气虚质的人更容易患原发性高血压。    

3医学生的需要    

笔者对首都医科大学2015年临床专业5年制和7年制选修预防医学的学生进行了中医态度的问卷调查,涉及“中医知识对你有用优用”、“中医对很多疾病有确切疗效隋疗效但不显著根本无效”、“中医课程应加强/削弱/去除”、“如果你认为应加强,在什么方面”等问题,在回收的208份有效问卷中,96.7(201人)认为中医学知识对自己有益,这其中有62.2% (125人)认为中医学对很多疾病有确切疗效,中医课程应得到加强,至于应加强的方面,养生、中西结合、减肥等较为集中。根据上述结果,大部分临床专业学生认为中医学知识对自己有益,并且希望在养生等方面得到强化。当前临床专业学生学习的中医学课程主要是《中医基础》,其内容主要是中医学的系统概述,对于中医学进展以及中医学和现代医学的结合则很少介绍。这些内容放到以预防为主、为人群提供保健指导的预防医学中,也可使预防医学的体系更完善。    

总之,当代学习现代医学的临床专业学生因疾病谱和医学模式的改变,有加强预防医学知识体系学习的客观需求,中国传统医学在许多方面的内容及进展是现代医学非常有益的补充,中国的现代医学临床专业学生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加强这些方面的学习既有助于完善他们的知识体系,又可以增强他们民族文化认同感。因此,用中医学的相关理论和进展完善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的教学,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代写咨询
 362716231

发表咨询
 958663267


咨询电话

18030199209


查稿电话

18060958908


扫码加微信

weixin.png


支付宝交易

ali.jpg

  • 在线客服
  • 认准本站客服
  • 代写咨询
    362716231
  • 发表咨询
    958663267
  • 咨询电话
  • 18030199209
  • 查稿电话
  • 18060958908
  • 扫描加微信
  • 支付宝交易
  •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