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中国对非洲农业投资的建议措施
论文作者:草根论文网 论文来源:www.lw360.net 发布时间:2016年10月14日

一、增强对非洲投资环境的全面认知

当前中国企业缺乏对非洲环境的全面认知,如一些中国企业对于非洲的投资环境并没有根据时代而变化,对非洲国家的印象始终定格在政局不稳、战乱不断、经济落后、人民贫穷,而对于非洲经过长期发展而取得显著进步则不了解,致使这些企业错失了到非洲投资的绝佳机会。此外,有一些中国企业知晓非洲经济的迅速发展,意识到了非洲广阔的发展空间,选择到非洲进行了投资,但也遭受到了一定的挫折和损失。因为这些企业只看到了非洲发展的商机,而没有清楚的认识到其所存在的风险。非洲国家虽然近几年来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我们要清楚的知道,大多数非洲国家正处于政治和经济的转型时期,经济政策、投资政策和市场法律法规都有待进一步的制定和完善,存在着许多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如果企业未能预知风险或未能做好风险防范措施,则很容易遭受不必要的损失。所以中国企业要增强对非洲农业投资环境的全面认知,一是要发展的眼光看待非洲,认识到非洲农业投资存在的巨大潜力,积极把握住绝佳的投资机会;二是要增强风险防范意识,预知到在非投资所潜在的风险,提前做好风险控制工作;三是提前做好市场调研工作,如果企业有条件可派人员进行实地考察,深入了解当地的政策法规、资源情况及民众的迫切需求,根据调研结果有针对性的开展投资工作,争取达到互利共赢的局面。

二、完善对非洲投资的政策支持体系

中国对非洲的农业投资开始相对较晚,投资规模较小且投资区位较为分散,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政府政策构建的难度,政策支持体系的不完善会成为中国对非洲投资的阻碍因素,所以,为了实现中非农业投资的健康持续发展,中国政府应逐步建立相对健全的政策支持系统。

在税收制度方面,可通过以下两点来加以完善:

第一,应该平等对待国内企业和我国对非洲的投资企业,对于国内的税收补贴等有利政策二者应当享有同等的适用性;

第二,对于在非洲进行农业投资的企业而言,如果在东道国己将交付了所得税款,国内部分税款应该予以免除,否则就会出现二次征税,挫败国内企业的投资信心。

此外,在金融服务方面,可从两个方面加以改善:

一是对于到非洲投资的中小型企业,政策银行或商业银行要适当宽限资格审核,对其提供资金支持,以鼓励中小型企业走出国门;

二是政府要积极鼓励国内商业银行深入非洲,给予在非投资的企业资金帮助,此外还要努力争取与国际金融机构如中非发展基金、亚洲基础设施开发银行的金融合作,为我国在非投资企业的资金筹集提供支持。

三、创新对非洲农业的援助形式

我国对非洲农业进行的援助最早源于1959年对几内亚给予的帮助,至今己有57年的历史,在如此长的时间里,对非洲的援助机制不断完善,但是依旧存在着许多问题,很多援助项目的自主经营能力很差,太过于依赖中方,使得最终的成效没有达到预期。我国政府应与非洲各国加强交流,真正了解其需求,共同商议探究农业援助的新形式,在援助项目解决非洲国家迫切需求的同时,我们还需要保障项目移交后依旧可以顺利运作。可以参考的一种发展思路是将援助项目与企业投资二者联系起来,也就是说让企业参与到援助项目中。在此种方式中,政府可给予政策与资金上的支撑,使得援助项目以企业化的模式进行经营和管理,当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可适当考虑让非洲企业进行入股,双方共同经营管理,为非洲人民带去更大的福音。通过此种方式,既可以达成预期的援助目标,促进非洲农业的发展,又可以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使投资企业获取收益,为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制造机遇。

四、促进对非洲投资主体的多样化

目前中国投资非洲农业的主体较为单一,重点集中于一些大型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占比相对较小。要进一步加强同非洲的农业合作,就需要积极拓宽投资主体的范围,促使对非投资主体朝多样化方向发展。政府应鼓励国内有实力的公司进行农业的跨国投资,在种子、农机等方面销售的同时给予非洲国家农业技术援助,建立配有灌溉系统和成套水利工程的农垦区,让非洲人民有偿使用;鼓励国内有农业科技知识和资金实力的个人,到非洲投资建设私营农场;派遣有经验的农业技术人员到非洲去传授先进的农业技术知识,改变非洲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动员中国青年农民特别是西部农业大省的年轻夫妇到非洲创业,可效仿“保定村”的模式,在当地建立家庭农场。

五、加强技术创新,提升中非农业合作层次

农业先进技术的缺乏一直是制约非洲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对非洲进行农业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非洲农业技术水平落后的现状,促进非洲农业的发展。但是从目前中国与非洲农业合作的状况来看,双方技术领域的合作层级较低,因此,我国要积极推进与非洲国家的农业技术合作,不断提升双方合作的层次。继续加强对非洲的技术支持,积极推广农作物育种、渔业养殖及禽蓄饲养等方面的技术经验,投资兴修水利设施,提升非洲节水灌溉技术,加大对非洲农业发展资金的支持力度。在提供技术支持的同时,更要注重与非洲国家开展技术研发与推广领域的合作,结合非洲当地资源与环境特征,不断变革更新原有技术,提高技术在非洲当地的适用性。此外,我国还应与非洲各国一道,积极寻求与欧美发达国家、国际组织、金融机构在农业技术研发与推广等领域开展合作。

六、建立农业信息共享与技术研发中心

目前,中非双方在农业领域中己经进行了多层次的合作,但是合作的层次不够深入,双方的参与者仅仅是小部分的留学生和一些技术人员,中非双方人员交流相对较少,在获取农业政策与农业技术信息时存在一定的时滞性,阻碍中非农业合作的发展。为解决这一现状,保证中非农业合作的持久发展,可考虑在中非双方搭建起技术与信息交流的平台,建立起农业信息共享与技术研发中心。依托中心,我国企业可以及时了解非洲农业的具体需求,并根据需求安排援助或投资项目。此外,中非双方还可通过这一平台开展技术合作与研发,依据非洲地区农业环境进行技术的改革与创新,努力提升非洲农业技术水平。由此可知,这一中心可以为中国与非洲的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信息和技术支撑,应视为发展的关键一环,尽快在非洲各国展开。

七、培育非洲国家本土技术人才

跨国企业如果想实现长久发展,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运用本土化的战略。在这一战略当中,不可或缺一环就是要注重本土化人才的培育。为了扩大中非农业投资合作的红利,实现企业持久健康发展,就迫切需要培养大量的技术人才,特别要注重非洲本地技术人才的培养。但仅仅依靠市场机制,通过企业自身发展,恐怕要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中国与非洲各国政府应该展开合作,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手段来培养非洲当地的农业技术人才。如我国可以定期安排一些农业院校的教师深入到非洲当地,通过开展教学及试验示范的方式,培训当地人员,提升非洲整体技术水平;还可以在中国驻非洲国家的使馆内增设管理中非农业技术合作的专职职位,专门负责当地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事宜,加强对农业生产的技术性指导。另外,中国还可以向非洲各国提供来中国进行短期培训的名额及学历教育名额,并设立农业合作科研项目,增强中非双方技术人员的交流,共同为非洲农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做出贡献。

八、树立积极正面的中国形象

中国企业在与非洲长期的经贸合作过程中,或由于企业本身或由于西方舆论的扭曲,使得中国投资者形象在非洲人民心中蒙上了阴影,极易产生敌对情绪,为缓解这一现状,中国政府应该积极营造正面的中国形象,赢得非洲民众的认可与支持,为我国在非洲的投资企业或者个人投资者提供相对安全稳定的投资环境与友善和睦的投资氛围。

为营造正面的中国形象,政府可采取的措施如下:

在经济发展方面,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措施鼓励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为非洲提供技术支持和经济援助;

在投资领域方向,政府要鼓励企业到非洲进行多元化的投资,应与非洲开展多领域的合作,努力扩大当地的就业,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

在民生建设方面,政府应该加大对非洲基础设施方面的资助,为非洲民生条件的改善作出贡献;

在文化交流方面,要大力宣传我国的传统文化,同非洲人民加强交流,增进友谊,面对西方的不实报道,我们要勇于抵制,敢于反驳,要努力营造正面的大国形象。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代写咨询
 362716231

发表咨询
 958663267


咨询电话

18030199209


查稿电话

18060958908


扫码加微信

weixin.png


支付宝交易

ali.jpg

  • 在线客服
  • 认准本站客服
  • 代写咨询
    362716231
  • 发表咨询
    958663267
  • 咨询电话
  • 18030199209
  • 查稿电话
  • 18060958908
  • 扫描加微信
  • 支付宝交易
  •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