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写作引言怎么写
论文作者:草根论文网 论文来源:www.lw360.net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22日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网络虚拟空间的管控弱化,作为网络空间最为活跃的群体一一青少年,他们的网络语言表达正在广度和深度上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现如今,互联网语言正在不断地消解着我们对于主流文化的标准认知,这种并非完全按照科学的组字构词方式建构出来的语言词汇,既反映出青少年群体标新立异的个性,也折射出现实生活中的市侩、低俗、恶俗甚至反文化现象的出现。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不存在清晰的界限,且在文化的传播过程中,现实社会与虚拟空间能够经由网民互动完成较好的对接,因此,现实生活中的污言秽语也会频现于缺场互动当中,甚至部分青少年群体为显示其鲜明的个性特征,还会经意或不经意因输人法操作失误,抑或采用将英文词汇和地方方言发音中文化等方式,“创造”出了不少新的低俗语言,比如“尼玛”。此外,网民自我矮化、自我丑化的一些词汇也在网络空间中疯狂生长,比如“矮锉穷”。然而,自我矮化和自我丑化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贬低自己。青少年群体是后现代社会和后现代文化体系的主要群体,他们对于现代社会发展带有较为强烈的批判意识,但受制于身份卑微,他们无法直接完成意愿表达,纯粹的梦想又在时空变换和社会互动中遭遇戏谑,因此他们反其道而行之,在崇高理想与残酷现实的矛盾交织中,选择了沉默,选择了集体自嘲,来彰显他们的独特性。  

 2015年6月2日,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了《网络低俗语言调查报告》,对虚拟空间中网络低俗语言的使用情况进行了描述统计,结果发现“尼玛”<属丝”“逗比”“草泥马”“滚粗”等低俗、恶俗语言的使用频率颇高,原发微博提及量均在百万以上,而且这些网络低俗语言之间存在着较高的关联性,例如“尼玛”“你妹”和“蛋疼”三种网络低俗语言常被网友联合使用。青少年是网络低俗语言使用频率较高的群体,也是一些新的网络低俗语言的发明者和创造者,因此,加强青少年群体的网络道德教育,引导青少年群体正确看待和使用网络语言,降低网络低俗语言的使用频率,对于净化互联网环境,提升青少年道德素质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代写咨询
 362716231

发表咨询
 958663267


咨询电话

18030199209


查稿电话

18060958908


扫码加微信

weixin.png


支付宝交易

ali.jpg

  • 在线客服
  • 认准本站客服
  • 代写咨询
    362716231
  • 发表咨询
    958663267
  • 咨询电话
  • 18030199209
  • 查稿电话
  • 18060958908
  • 扫描加微信
  • 支付宝交易
  •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