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道家对破坏心灵生态的主要问题的系统梳理与反思
论文作者:草根论文网 论文来源:www.lw360.net 发布时间:2017年04月12日

在道家视域中,心灵生态指人的情感与德性、直觉和理智、意识与无意识等内部自然的和谐状态,它是外部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建构的根基所在,人若不能在精神家园上回返自然之道,完整的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将不可思议,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图景乃是幻象。道家深察时人因本真之性分裂扭曲而使整个人生陷入无尽的忧苦:“人之生也,与忧俱生,寿者倡倡,久忧不死,何苦也。”(《至乐》)人生意义处于无处安顿的迷茫状态:“人之生也,固若是其芒乎,其我独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齐物论》)道家对破坏心灵生态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与反思。

在物质世界,道家认为光怪陆离的物质景象搅扰着人的心志健康:“操之则栗,舍之则悲,而一无所鉴,以窥其所不休者,是天之戮民也。”(《天运》)对功名利禄的追逐造成人生的忙迫痛苦:“今世俗之君子,多危身弃生以殉物,岂不悲哉!”(《让工》)声色犬马的生活会使人迷失本性:“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日爽。驰骋败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道家主张实现对个体物质欲望的驾驭,提出“圣人去甚,去奢,去泰”、“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治人事天,莫若音“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等一系列主张,旨在摆脱生命本能的限制与外界不合理的物欲之蔽,从而避免自身生命的物化。

在礼俗世界,道家认为人沉浸于以礼法为核心的世俗制度框架及相应的风俗习惯、社会风气中,难免“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而沦为“倒置之民”(《缮性》)。“倒置之民”意味着人在世俗世界中因丧失个体的自立性与独特性而使生命的尊严与意义陷入迷失颠倒之中。为了对抗世俗制度枷锁对人性的摧残,道家明确提出“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渔父》)。海德格尔认为,由平庸化僵硬化工具化的社会体制所统摄的世俗世界是个人意义沉沦的渊数,而“惟有在个别化中,此在才将自身带回最本真的存在”。这与两千年前的道家堪为同调。

在观念世界,各种世俗的是非、意见、情绪等也成为破坏人的精神生态的消极因素:“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齐物论》)“小恐惴惴,大恐漫漫,其发若机括,其司是非之谓也”(《齐物论》),“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与接为构,日以心斗。”(《齐物论》)道家因而提出“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故曰‘莫若以明”’(《齐物论》),主张在道的高度上超越是非等各种观念和意见,扬弃精神混乱的非生态状态,从而增进人性的生机与生命的内涵。

要之,在对搅扰心灵生态的物质世界、礼俗世界与观念世界的反思性批判中,道家在道的高度上表达出对人精神世界的消极方面的警觉,并最终提出应该构建以整全和乐为要旨的精神生态。诸如“守其一,以处其和”(《在有》),“心莫若和”(《人间世》),“无言而心悦,此之谓天乐”(《天运》),“使之和豫通而不失于悦,使日夜无隙而与物为春,是接而生时于心者也”(《德充符》)等等皆是此意。整全和乐的心灵状态在本质上是统一之道在心灵世界的表达与绽放,象征着心灵世界诸要素的内在和谐并呈现为主体当下美好的直接体验。它具有丰富的内涵:

其一,原初真朴。现实中的仁义礼智与技巧心机如同骄拇枝指、附赘悬疵一样会削性侵德,扰乱人原本纯真质朴的心灵。“朴”、“婴儿”等原初物象才是在道的层面上真朴人性的象征,道的运行具有回返真朴的内在目的性与意向性:“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大曰逝,逝曰反”,“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于大顺。" “反”、“归”皆具有让人将向外驰逐的欲念返归本真人性的目的。庄子的“法天贵真”、“有真人而后有真知”(《大宗师》)等都昭示着让人们保持真朴德性的良苦用心。

其二,整全如一。在对物与我、梦与觉、生与死等一系列存在形式的理解中,道家的“道通为一”、“通天下者一气”等都体现出对世界整全性的洞察,如“泰氏,其卧徐徐,其觉于于;一以己为马,一以己为牛”(《应帝工》),得道者睡、醒之时皆葆有完满自得、不分物我而免于物累的境界。庄子在“梦为蝴蝶”、“自喻适志”而“不知周”的“物化”(《齐物论》)感慨中,在与骸骸关于死亡的对话中,都表达出齐同万物、主客为一乃至生死一如的精神境界。“浑沌之死”更象征着人性一旦离弃了整全的品格只能走向寂灭死亡。道家对整全心灵的认同与对整全世界的理解相一致,显示出其对心灵生态的独特体认和深切感受。

其三,虚静安闲。道家主张“致虚极,守静笃……归根曰静,是谓复命”,“静为躁君”,“不欲以静”。虚静是理想人格的精神修养与必要德性,它指向人性的静定无事,如“相造乎道者,无事而生定”(《大宗师》),更指向人性的闲暇与诗意,“以虚静推于天地,通于万物,此之谓天乐”(《天道》)。得道者的心灵状态即性定心闲:“修德就闲,千岁厌世,去而上仙,乘彼白云,至于帝乡。”(《天下》)人应该保持闲静之心,自觉修养心性,从而真正获得闲适超越的心灵境界。

秉承着上述丰富的内涵,道家心灵生态的建构具有双重意义:

一方面,整全和乐的心灵生态具有为人的整个生命存在奠基的根源性价值。整全和乐的心灵就如自然生态一样具有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的本性,它成为人类精神的故乡:“旧国旧都,望之畅然,虽使丘陵草木之络,入之者十九,犹之畅然。”(《则阳》)其集中体现即实现以自由为本质的心灵游戏并由此达到与大化同流的艺术审美之境:“汝游心于淡,合气于漠”(《应帝工》),“不知耳目之所宜,而游心于德之和”(《德充符》),“且夫乘物以游心,托不得已以养中,至矣!”(《人间世》)席勒曾说“只有游戏,才能使人达到完美并同时发展人的双重天性”,游戏指向人“全部生命力的自由发挥”,认为游戏能使人实现感性与理性的平衡,本身即是人理想的生存方式和人性的拯救手段。道家的心灵生态建构,使人获得愉悦快乐的感性体验与自由自在的审美享受,展示出契于人性的内在价值。海德格尔认为人的此在的根基从根本上说是“诗意的”,而这种诗意“意味着:在欢乐中存在”。道家心灵生态的构建具有为人的整个生命存在奠定始源性的精神根基的深沉意蕴。

另一方面,道家心灵生态建构内蕴着助力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建构的重要面向。面对严峻的自然、社会生态危机,西方许多学者都认识到人的精神生态建构的必要性。海德格尔认为现代人已丢失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地球也变成一颗“迷失的星球”。美国生态学者巴特生在《走向精神生态学》中认为人必须着眼于精神对生态问题进行系统思考。美国思想家欧文·拉兹洛认为:“人类的最大局限不在外部,而在内部。不是地球的有限,而是人类意志和悟性的局限,阻碍着我们向更好的未来进化。"哈贝马斯的《合法化危机》亦指出,现代人类面临的内部自然生态危机是外部生态危机的深层根源,“回归自然,始于人的内部,不能实现这一首要任务,全面健康的环境生态将永远无法实现”。道家的心灵生态建构提出“无欲而天下足,无为而万物化”(《天地》),“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本,而道德之至”(《天道》),闲而无事”(《大宗师》)等诸多命题,其中不仅包含着以坐忘、悬解、樱宁、心斋、以明等方法达至形上精神境界的内涵,本身更是面向生活世界体道而行、接物不息的实践修为,展现出兼具超越性与实践性的中国哲学特色,这正如美国菲利普·克莱顿所赞扬的,理想的“心灵生态学绝非一种抽象的哲学或一套理论原则,它是一种心境、情志,一种意识,一种生活方式”。道家心灵生态建构的实质是将世间现实生态问题还原为对人内在心性的反思,进而探寻人性救赎与人性完善的方案,展示出从人生态化的心性根基处关照自然和社会生态建构的深邃洞见。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代写咨询
 362716231

发表咨询
 958663267


咨询电话

18030199209


查稿电话

18060958908


扫码加微信

weixin.png


支付宝交易

ali.jpg

  • 在线客服
  • 认准本站客服
  • 代写咨询
    362716231
  • 发表咨询
    958663267
  • 咨询电话
  • 18030199209
  • 查稿电话
  • 18060958908
  • 扫描加微信
  • 支付宝交易
  •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