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对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论文作者:草根论文网 论文来源:www.lw360.net 发布时间:2017年04月26日

1 问题提出

新中国成立以来,东北地区作为国家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和农业基地,一直围绕着重化工业、农业等产业发展,那段时期许多科研人员、科技资源纷纷涌人东北地区,此后产生了多项对全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科研成果。然而,改革开放以后,东北地区的科技创新水平与其经济发展水平一样都呈现出下滑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研究东北地区的科技创新情况以及东北地区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那么,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到底存在着怎样的影响作用呢?对于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影响作用的研究,最早的是国外学者Schumpeter (1911)在《经济发展理论》中对经济周期的叙述,他认为科技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源泉,科技创新的波动导致经济周期的出现。在这之后,国外学者Solow (1957 )Romer(1986 )  , Lucas (1988)又分别提出了新古典增长模型、内生增长模型和人力资本模型,论述了科技创新对于经济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这些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国外学者又开始针对某一个具体的区域进行研究,用计量经济学模型来定量分析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往往表明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作用(Rolf ,Shawna , Mary,1997;Derek , Silvia , Masako ,2002)。在国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国内学者也研究了科技创新对于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他们研究的结论大多表明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作用(赵听、郑慧,2010;王家庭,2012;刘锋、逮宇铎、于娇,2014;李朝洪、李侃蔚,2014;周星雨、张应武,2015 ) 。不过,国内也有一些学者认为科技创新不一定能促进经济增长,马大勇(2013 )研究了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以专利申请授权量和研发人员数量为指标度量的科技创新能力对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影响并不显著;纪玉山、吴勇民、白英姿(2008)通过建立模型,分析了我国1990-2005年的数据,由此测算出了科技创新乘数。结果表明,科技创新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影响不是很大

国内较多文献是研究我国整体的科技创新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但是我国的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从而每个区域的科技创新程度都不同,对各地区的经济增长影响程度也存在着差异。东北地区作为国家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在改革开放前,一批全国知名的研究机构布局于此,一大批科研人员和科技资源也汇聚于此。但是,改革开放以后,东北地区的科技创新水平与其经济发展水平一样都严重下滑,故本文研究科技创新对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建立了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其中以物质资本、劳动力以及科技创新作为投人要素,采用1995-2014年东北地区的相关经济数据,从东北地区科技创新产出这一角度分析科技创新对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提高东北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相关对策建议。

2计量模型、变量与数据

2.1计量模型的设定

本文选取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其一般形式为:Y=ALa KR,其中Y代表产出,K代表物质资本,L代表劳动力,A代表技术水平。a和月分别代表的是劳动力与物质资本的产出弹性。因为本文研究的重点是东北地区科技创新对其经济增长的影响,所以需要在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原模型中引人科技创新这一变量,并由此测算出科技创新对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产出弹性。

因此,本文在构建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模型时,在原模型—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的基础上加人了科技创新这一变量,把这一变量定义为T,完善后的方程具体为:Y=ALa KR Ty,其中:K为物质资本,L为劳动力,T为科技创新,A为技术水平。a和月分别代表劳动力、物质资本的产出弹性,y代表东北地区科技创新的产出弹性。将上式两边取对数,取对数后的具体模型为:1nY=A + a1nL+尽nK +祖nT,其中,In Y为被解释变量,1nK,1nL,1nT为解释变量。

使用OLS方法对上述取对数后的式子进行回归分析,由回归结果分别估计出东北地区劳动力、物质资本与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产出弹性并比较三者大小,由此得出东北地区科技创新相比劳动力与物质资本,对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比较小,结合这一实证结果来分析阻碍东北地区科技创新发展的因素并由此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2.2 主要指标的度量

通过选取东北地区1995-2014年的数据来进行实证分析,这里的东北地区是指辽宁、黑龙江和吉林三个省份,这三个省份选取的数据均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而且下文中的数据均是三个省份相加处理得来。为了研究东北地区劳动力、物质资本与科技创新分别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需要选取几个相应的指标来进行测算,指标主要包括:产出总量、科技创新能力、物质资本投人和劳动力存量。

产出总量度量。本文选择GDP作为衡量产出的指标,因为GDP可以较客观地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情况,并且这一数据的获取也较为容易。

科技创新能力。关于区域科技创新指标的选取,可以用科技创新的投人、产出和效率指标中的任何一个来度量。本文基于数据的可得性,从科技创新产出这一角度,采用国内专利申请授权量这一指标来度量东北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

劳动力存量。本文基于数据的可得性,通过选取东北三省城镇就业人数来作为劳动力存量的度量指标。

物质资本投人。对于物质资本的变量选择,学者们主要选取固定资产投资额、固定资本形成额、资本形成额、固定资本存量、资本存量等来作为衡量物质资本投人的指标。本文基于数据的可得性,采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作为东北地区物质资本投人的指标。

3 实证结果及分析

3.1 时间序列的单位根检验

时间序列原始数据会在模型建立时,因数据本身的问题而产生“虚假回归”现象。因此首先要采用ADF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若原序列是非平稳的,则下一步要检验一阶差分与二阶差分的平稳性,具体结果见表20

从表2的数据中可以看出各原序列的单位根统计量都大于5%显著性水平下的ADF临界值,故接受“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这说明几个变量的原序列都是不平稳的。经过一阶差分后,结果表明在5%显著性水平检验下也接受了“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即一阶差分后也是非平稳的。经过二阶差分后,单位根统计量都小于5%显著性水平下的ADF临界值,故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即各序列的二阶差分都是平稳的。因此,各序列数据都为二阶单整数据。

3.2 时间序列的协整检验

通过以上ADF检验,我们可知所有变量均为二阶单整,满足协整检验的前提条件,故进一步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协整检验

由表3可以看出," None”表示检验原假设“存在零个协整关系”,此时的迹统计量为90.420 880,大于5%时的临界值47.856 130,因此拒绝原假设,这说明至少存在一个协整关系。"At most 1”表示检验原假设“至多存在一个协整关系”,该假设下的迹统计量为38.249 850,大于5%的临界值29.797 070,因此拒绝原假设,这说明至少存在两个协整关系。"At most 2”表示检验原假设“至多存在两个协整关系”,该假设下的迹统计量为9.819 890,小于5%的临界值15.494 710,因此接受原假设,这说明在5%显著性水平下存在两个协整关系。

3.3 模型回归分析

为了研究东北地区科技创新对其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通过用最小二乘法对东北地区劳动力、物质资本、科技创新与地区产出总量这几个变量进行模拟回归

模型回归结果:1nY = 4.692 136 +0.275 5901nL +0.449 0721nK+0.157 6021nT

从整个模型来看,模型的拟合优度非常好,调整后的矿为0.996 493,几乎接近于1。整个模型的F统计量为1 800.414,表明所有的解释变量组合在一起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很显著。根据以上回归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各变量系数均在5%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并可以从中得到一些结论:劳动力1nL的弹性系数为0.275 590,说明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东北三省的劳动力每增长1 %,其GDP会增长0.275 590%;物质资本1nK的弹性系数为0.449 072,说明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东北三省的物质资本每增长1 %,其GDP会增长0.449 072 %;东北三省科技创新1nT的弹性系数为0.157 602,说明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东北三省的科技创新每增长1 %,其GDP会增长0.157 602%。由此可见,东北地区科技创新的弹性系数明显要比劳动力与物质资本的弹性系数小,这说明东北地区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比劳动力与物质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都要小。结合这一研究结果,下文进一步分析了阻碍东北地区科技创新发展的因素并由此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4阻碍东北地区科技创新发展的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东北地区科技创新水平与其经济发展水平一样都呈现出下滑状态,与其他一些发达地区相比,特别是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更是日益扩大。总体来说,三大因素阻碍着东北地区科技创新的发展。

4.1 创新意识落后

创新意识的落后,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市场意识弱。改革开放之后,东北地区的改革进程远落后于其他地区。首先,东北地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民间力量参与不够,市场意识跟进不足。其次,东北地区是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较深的地区,所以相对于一些发达区域,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市场意识比较弱。二是开放合作意识弱。这主要体现在跨省域的地区科技合作弱、大城市科技辐射能力弱、科技创新不同环节的合作意识弱、关联产业合作意识弱、科技对内开放意识弱。三是放开意识弱。科技创新工作的特点有自发性、突然性等,这种特性决定了东北地区的行政工作要放开对于创新的管理。但是当前在政府创新管理上,放开意识不强,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广大群众的创新活力。

4.2 产业结构不平衡

产业结构的不平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重工业、资源开发工业主导。重工业、资源开发工业具有创新程度高、创新成本高、创新见效周期长等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创新进程。而东北地区产业结构的一个鲜明特点是重工业、资源开发工业主导,目前仍有很多城市以资源开发、加工为主。这样的产业结构决定了其对当地的创新需求相对比较弱,不利于推动东北地区科技创新发展。二是大企业、国有企业主导。科技创新的活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而东北地区的中小企业发展不足,难以承接和转化适用技术,难以推动科技创新;由于东北地区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较深,改革相对落后,如今仍是以国有企业为主导,民营企业发展不足,这不利于东北地区科技创新的发展。

4.3 创新投入不足

科技创新发展的前提是创新投人的加强,但是东北地区相对于一些发达地区,其在创新投人方面仍有巨大差距。2014年,东北三省的财政科技支出合计为184.73亿元,而2014年北京的财政科技支出为282.71亿元,东北三省加起来的财政科技支出也只是北京的65 %。由此可见,东北地区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人函待加强,只有加强创新投人,才能保证科技创新的发展。

5 结论与对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本文通过对东北地区1995-2014年的国内专利申请授权量(T)、城镇就业人数(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K)与国内生产总值(Y)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得出以下结论:

东北地区科技创新、劳动力、物质资本与产出总量之间存在协整,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

科技创新对东北地区的经济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这个作用并不是很大。因为从上述的研究结果可得出:科技创新对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产出弹性明显要低于物质资本与劳动力对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产出弹性,其中东北地区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为0.157 602,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为0.275 590,物质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为0.449 072。这说明了东北地区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远不如物质资本投人和劳动力存量。

5.2 对策建议

基于以上得出的结论,为增强科技创新对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解决好科技创新投人的问题。东北地区要建立健全创新投人的机制,政府和企业要共同为创新投人资金,逐步形成多元化的科技创新投人机制。首先,要提高企业的科技意识,将企业培养成创新投人的主体。大胆创新融资方式,拓宽资金来源渠道,通过设立创新基金、担保基金,建立企业诚信体系、开展银企对接等活动,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投人的力度,推动各级、大型企业集团设立创新风险投资部门,积极参与创新活动。其次,东北地区在创新投人方面与一些发达地区还存在巨大的差距,政府应该加大对创新的投人,积极推动科技创新的发展。

调整产业结构以推动科技创新。面对长期以来不利于科技创新的产业结构,东北地区必须加强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首先,注重传统主导产业的改造升级,依靠科技创新促进传统主导产业的合理化发展,提升传统主导产业产品的技术档次,并使其朝着产业链的高端迈进。其次,要大力发展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因为创新活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中小企业以及民营企业的发展,所以政府应该加强对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补贴,并促进中小企业与科研院所以及各高校的合作。总的来说,东北地区要想保证科技创新的发展,就必须促进传统主导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逐步提升到更高的层面,大力发展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使东北地区实现以科技创新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步人良循环的轨道。

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为了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首先,政府要创造一个利于创新的市场环境,支持、引导企业和科研院所、各高校广泛开展有关科技创新的对外交流合作,推广科技创新的合作模式和经验。其次,要加强对科技创新的重视,政府应该积极出台有关科技创新的优惠政策以及制定区域的中长期计划,为科技创新活动明确方向,为人们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条件,为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奠定基础。第三,要培养出专业且强大的创新队伍,这需要东北地区将有限的资源投人到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当中来,为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提供条件,为提高科技创新效率以及推动科技创新奠定基础。最后,加强区域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大力提高全社会对平台建设的认识,突出创新研发、成果转化服务平台的建设,并加强对创新平台的监管,提高平台建设质量,为东北地区科技创新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代写咨询
 362716231

发表咨询
 958663267


咨询电话

18030199209


查稿电话

18060958908


扫码加微信

weixin.png


支付宝交易

ali.jpg

  • 在线客服
  • 认准本站客服
  • 代写咨询
    362716231
  • 发表咨询
    958663267
  • 咨询电话
  • 18030199209
  • 查稿电话
  • 18060958908
  • 扫描加微信
  • 支付宝交易
  •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