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柑普茶历史文化的表现
论文作者:草根论文网 论文来源:www.lw360.net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07日

柑橘的种植可追溯至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新会栽种柑橘则在元代才有记载。而普茶起源于唐代,据《普洱府志》载:“普洱古属银生府,则西蕃之用普茶已自唐时。”“普茶”即普洱茶。虽然柑普茶产于何时目前尚未发现有文献记载,但我们可以透过有关柑、陈皮、普洱茶的民间传说、习俗以及其文学作品,去领略柑普茶绚丽多姿的历史文化。

 (一)民间传说

1 柑普茶创制传说

相传,柑普茶为罗天池首创。罗天池(1805-1866)乃新会棠下人,被誉为“粤东四大家”之一。道光六年(1826)中进士,同年赴云南上任,官至南遒西道。道光27年(1847)罗天池因回人事件辞官还乡。罗天池在任期间喜欢喝云南普洱茶,辞官后带了不少普洱茶回乡。是年秋天,罗天池偶得感冒,其妻以陈皮煎水为感冒药汤置书房令其服之。其时罗阅读已迷,误将药汤倒人茶壶,饮之,顿觉味道醇厚,香生两颊,气道畅顺。如此连服两日,病痊愈。此后,罗天池每喝普洱茶,定添陈皮少许。数日后,其族弟赠柑于罗,罗将柑去肉取皮,晒干后与普洱混合,打包陈封。此乃最初之柑普茶。后来,罗天池沉思:如此制作柑普茶,茶叶易散落。他心生一计,将柑果顶部削开,掏出柑肉,将果皮晾干后填满普洱,再将原削去的顶部作盖子将其盖上,并拿至太阳下晒并风干,然后陈置家中。此乃当今柑普茶之最初形态和制作方法。当然,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国家食品质量标准的实施,柑普茶的制作技艺和科技水平正朝着规范化科学化的目标不断向前迈进。

2 “广陈皮”得名传说

在新会,流传着黄氏先祖源深公之夫人米氏以新会陈皮治愈当时国母杨太后疾病之故事。源深公讳名广汉,南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得进士,后任徐州知府、浙江都潜运使。其夫人米氏出身名门,自幼饱读诗书,精通药理。南宋理宗(赵均)年间,米氏应诏侍奉杨太后。期间,杨太后得乳疾,御医束手无策。黄广汉得知,亲将特制新会陈皮交其夫人米氏,并嘱米氏以此煎汤让太后服用。杨太后服用数剂,病愈。杨太后询问米氏之药源,米氏陈其夫广汉创制。于是,杨太后取米氏夫君“广汉”之“广”字,御封此药材为“广陈皮”,以有别于其他橘皮。此后杨太后奏请理宗皇帝,封米氏为“一品夫人”。“广陈皮”即“新会陈皮”由是得名。

3 优质新会柑传说

新会柑种植自宋后沿潭江、西江自东向西、自南往北,逐渐发展起来的。新会种柑取皮相传有700多年历史。元代至正七年(1347)新会外海(今属江海区外海街道)陈惠甫拨田嘱书中写有“甘(柑)子田租十石”,此是他母亲在元初时的奋田。明代李时珍对新会柑皮大加赞赏,其《本草纲目》云:“柑皮纹粗,黄而厚,内多白膜,其味辛甘一以广中(新会)采者为胜。”明清时期,新会柑已列为贡品。但并非凡新会产之柑均为上乘之果品。相传,新会茶坑村(梁启超故乡)背靠凤山,面朝银洲湖,此地钟灵毓秀,人才辈出。凤山上有一塔,名曰“凌云塔”,当地人称之为“熊子塔”。凌云塔修建于明万历三十七年,它在凤山擎天柱立,尤巨笔一支直插云霄。据言,凡能眺望到凤山上之凌云塔之地,均能产出品质上胜之柑果。能眺望凌云塔唯银洲湖两岸,该地为冲积平原,土地肥沃,灌溉用咸淡混合水,如此天然条件,其他地方无法比拟,在此出产之柑果与众不同乃情理之中。

4 普洱茶起源传说

普洱茶是历史名茶,其盛产于云南思茅,这里沃野千里,茶香四溢。清末代皇帝溥仪曾说:“夏喝龙井,冬喝普洱。可见,普洱茶早已闻名天下。关于普洱茶之来历,民间流传着多个神奇而美丽的故事。相传禅宗师祖达摩涤尽尘埃,专心修炼,真诚向佛。他面壁九年,为克睡意,将眼皮扯下,顺掷出屋外,后长出普洱茶树。此茶又名达摩茶,由是得名。另据道光《普洱府志》“六茶山遗器”记载:“六茶山遗器,俱在城南境旧传武侯(诸葛亮)遍历六山,留铜锣于收乐,置鳝于莽芝,埋铁砖于蛮砖,遗木梆于倚邦,埋马橙于革登,置撒袋于漫撒,因以名其山。又莽芝有茶王树,较五茶山独大,相传为武侯遗种,今夷民犹祀之。”此传说当地人以为事实,祀诸葛孔明先生为“茶祖”,供奉拜祭。传说总能给人们带来神秘的色彩。但传说归传说,据考证,历史上普洱茶产于西双版纳的景洪县、勋腊县,原属银生城界诸山的六大茶山。

 (二)文学表现

两千多年前,屈原的《橘颂》开拓了中国文学史上颂橘的先河,“后皇嘉树,橘来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传颂千古。自《橘颂》后,我国文坛出现诸多吟颂柑橘的诗词、歌赋,如三国时期曹植《植桔赋》、唐朝的柳宗元《得卢衡州书因以诗寄》、张九龄《感遇十二首》。晚年在夔州的杜甫,近两年时间里,为我们留下430多首诗,其中歌咏描绘柑橘的诗就多达20来首。新会柑和普洱茶是新会和普洱的山山水水滋养的乡土特产,清雍正年间已列为朝廷贡品。新会柑、新会陈皮、普洱茶成为人们进行文学创作的重要素材。如民谣就有:

三月杨梅四月李,五月西瓜又沙梨,六月荔枝红似火,七月龙眼兼黄皮,八九两月香蕉熟,十月吃柑晒陈皮,深秋甜橙甜似蜜,腊月红桔挂门媚。九月香蕉多夹肥,十月柑果大红皮。九月十月均为农历,民谣细数新会三至十月的特色佳果。春华秋实,十月,柑果成熟,收获正当时。民谣呈现新会物埠年丰的景象,表达喜气洋洋之心情。巴山子,叶叶塔,巴心巴肝惦爹娘。圆茶盘,方茶盘,端花来。不吃你的茶,不戴你的花,我要去看我的妈。王婆婆,在卖茶,三个观音来吃茶。后花园,三匹马,两个童儿打一打。王婆婆,骂一骂,隔壁了么姑说闲话。以上两首童谣借喝普洱茶的习俗,表达对父母的思念和茶俗游戏中的快乐之情。楹联是文学的轻骑兵,中华艺术瑰宝,其对仗工整,平仄协调,语言精炼,艺术独特,深受文人喜爱。在新会陈皮村里,可以看到这样的对联:“新会名城多胜景,陈皮妙品一灵丹。”“新会喜迎天下客,陈皮香醉月中仙。”“圭(即新会圭峰山,为新会名山)岭地灵新会秀,和堂(店铺名)客旺陈皮香。”“新天宝地水秀山灵物埠民康,会邑陈皮养生保健延年益寿奏奇功。”这些对联突出新会陈皮之妙、之香、之奇的特点,盛赞新会山灵水秀,热情好客。再有“柑普茶再塑饮茶新时尚,广陈皮风靡世界千百年。”上联直言柑普茶为当今养生保健之时尚茶饮,下联云新会陈皮历史悠久,饮誉世界。

维新领袖梁启超为新会人,他著作等身,并没有为家乡特产柑橘专门撰文。不过,其《说橙》在得出“故今日新会之橙将绝于天下”结论的同时,也言自己为新会人,异常熟悉新会物产,“吾粤人也,所知者粤中(即新会,笔者注)再熟之地。”还将新会当时著名经济作物的种植作比较:“吾县植物之大宗者艺谷之外,曰桑,曰烟叶,曰蒲葵、曰柑橘、曰橙。盖植柑橘之利三倍于艺谷。”言种植柑橘之经济收益高于水稻。

清代文学家曹雪芹已将普洱茶写进《红楼梦》,在六十三回写到:是日宝玉生日,袭人、晴雯等集资为宝玉设宴庆祝。恰荣国府大管家林之孝家的夜巡查,宝玉谎称自己“因吃了面怕停住食”而未睡。于是,林之孝家的让宝玉“该沏些个普洱茶吃”以消滞。林之孝家的所言甚是道理。《本草纲目拾遗·木部》有云:“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绿色者更佳,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效犹大。”黑者为熟普,绿者为生普。

此外,民国《景东县志稿》记载:清光绪年间景东郡守黄炳堑(1832-1904,广东新会人),擅古琴,通诗文,精金石。他上任后,乐善施教,喜结诗社,常吟诗唱和,致景东文风开阔。景东乃普洱茶一产区,茶文化特点鲜明,他细致观察了茶一年四季之特点,写下《采茶曲》:

正月采茶未有茶,村姑一队颜如花。千秋戏罢买春酒,醉倒胡麻抱琵琶。

二月采茶茶叶尖,未堪劳动玉纤纤。东风胎荡春如海,怕有余寒不卷帘。

三月采茶茶叶香,清明过了雨前忙。大姑小姑入山去,不怕山高村路长。

四月采茶茶色深,色深味厚耐思寻。千枝万叶都同样,难得个人不变心。

五月采茶茶叶新,新茶远不及头春。后茶哪比前茶好,买茶许问采茶人。

六月采茶茶叶粗,采茶大费拣功夫。问他浓淡茶中味,可似檀郎心事无。

七月采茶茶二春,秋风时节负方辰。采茶争似饮茶易,莫忙采茶人苦辛。

八月采茶茶味淡,每于淡处见真情。浓时领取淡中趣,始识侬心如许清。

九月采茶茶叶疏,眼前风景忆当初。秋娘莫便伤憔悴,多少春花总不如。

十月采茶茶更稀,老茶每与嫩茶肥。织嫌不如织素好,检点女儿箱内衣。

冬月采茶茶叶凋,朔风昨夜又今朝。为谁早起采茶去,负却兰房寒月霄

腊月采茶茶半枯,谁言茶有傲霜株,采茶尚识来时路,何况春风无岁无。

正可谓“无心插柳柳成荫”,“相逢何必曾相识”。无论是传说中的罗天池还是史实中的黄炳堑,他们对普洱茶情有独钟,难道不可看作新会柑、新会陈皮与普洱茶结连缘之端倪吗?新会柑与普洱茶结合乃天赐良缘也。

 (三)民俗表现

柑普茶集新会柑、新会陈皮、普洱茶于一身,他们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各自的文化,以茶待客、以柑赠人,以柑以茶作祭品等民俗特色鲜明,值得领略。

1 柑为祭品

俗语云:冬大过年。在新会,冬至拜祭活动早而有之。清康熙《新会县志》记载:“冬至祭始祖以下至于祖称。”祖称即先祖先父。是日各家各户对尊神如观音、先祖、灶君、门官、天官悉数拜祭,祭品有烧猪、熟鸡、柑果。柑果至冬至即成熟,其皮色泽程亮颜色金黄。新会有俗语:柑大过桔(即:柑果的体积比桔子大)。故“柑果”又名“大桔”。“桔”与“吉”同音。以柑果作祭品,寓言诸事大吉大利,来年事业红红火火。拜祭过的柑果不会马上被人吃掉,通常在元旦(新会称:新历年)后才吃掉这些拜祭过诸神的柑果。这种做法,当地称之为连年(“连”音“泽”,“压岁”义)。

2 陈皮作嫁妆

自古以来,但凡女儿出嫁,父母均为其添置嫁妆。嫁妆数额多少,视其父母经济状况而定。嫁妆常为金银首饰、衣箱皿具,锦缎良驹。若“良田千亩,十里红妆”,则言嫁妆之丰厚。在新会,流传着女儿出嫁以陈皮(柑果之皮)作嫁妆的佳话。据载,约90年前,新会会城东甲村一柑农嫁女至江门,其家人为其准备了丰厚的嫁妆,其中有两罐用传统油坛封存的新会陈皮,且珍藏多年。以陈皮作嫁妆并非新会独有,香港及东南亚华人社区亦有此习俗。据《广州日报》报道:香港有资深企业家把40年陈皮当作嫁妆给女儿作陪嫁。《大河报》还报道:香港及东南亚地区,谁家女儿出嫁,有几斤几十年的陈皮做嫁妆那可是财富的象征。为何嫁女不以黄金珠宝作嫁妆,而是以陈皮作嫁妆呢?其实,新会

陈皮早就有“千年人参,百年陈皮”之说,言百年陈皮价值昂贵。以陈皮作嫁妆,既是财富的象征,亦是家乡的情谊,更是远方亲人的思念。

3 普洱茶民俗

云南人爱茶,爱饮普洱茶,各少数民族有自己的饮茶习俗。岁月流淌,这些饮茶习俗历经沧桑,形成诸多独具特色的茶之民俗文化。譬如,盈江景族婚礼春茶习俗。新郎新娘结婚当天夜晚暂在邻居休息。午夜时分,伴郎伴娘们将他们拉到新郎新娘家前,新郎新娘同持木柞,春捣盛有普洱茶叶、鸡蛋、姜、蒜等食物的石臼,须捣十下才算大功告成。期间,围观者嬉闹拉扯,有意难为新郎新娘,场面十分热闹。新郎新娘力克艰辛,捣满十下,始得进人洞房。又如哈尼族,他们接待客人时,主人先敬一碗“闷锅酒”,客人酒尽,主人从火塘中取出茶罐,向客人敬浓茶。在纳西族,人之将逝,其孝子往死者口置纸包一个,内有小许大米、银屑和碎茶叶。该纸包内有三小包,其一作渡河船费,其二送给守阎王殿的两员大将,其三将带去给祖先。各少数民族所处地理环境不同,历史文化有别,生活风俗有异,其茶俗亦各有千秋。但无论如何,普洱茶俗乃茶文化一道亮丽风景,迷人之至。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代写咨询
 362716231

发表咨询
 958663267


咨询电话

18030199209


查稿电话

18060958908


扫码加微信

weixin.png


支付宝交易

ali.jpg

  • 在线客服
  • 认准本站客服
  • 代写咨询
    362716231
  • 发表咨询
    958663267
  • 咨询电话
  • 18030199209
  • 查稿电话
  • 18060958908
  • 扫描加微信
  • 支付宝交易
  •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