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的心理学效应分析
论文作者:草根论文网 论文来源:www.lw360.net 发布时间:2018年02月09日

破窗效应    

破窗效应理解为环境中存在不良现象或风气,如果放任存在会给人强烈的暗示性,诱导人们去仿效。在重特大事故形成和产生过程中,可以用“千里大堤,溃于蚁穴”来很好地解释。该效应在事故致因中理解为在日常生产中,任何一种人因违章行为或者不安全行为的出现,都在向其他员工传递一种错误的信息。如果不安全行为不被制止或迅速矫正,必然会导致这种违章现象或不安全行为的迅速扩散,从而导致事故发生。

拆屋效应    

拆屋效应是先提出一个很大的要求,然后降低要求从而被人接受的现象。    

人们在不希望事故或伤害发生时会面临两种心理选择:一是想办法采取一切可能措施避免事故或伤害发生,二是在心理矛盾斗争下准备接受无法改变的事实。如果前一种选择会尽如人意固然好,可是有时情况复杂,很难杜绝可能的不期望结果,所以在内心权衡形成平衡状态时人们会更容易接受接近平衡状态的安全避险措施。    

在事故预防和安全教育中拆屋效应可以解释一些人的不安全行为:面对那些系统复杂且影响恶劣的灾难事故,人们心理自然惧怕和恐怖,如果面临非死即伤的事故选择,人们更容易选择后者,因为只要活着的心理需求和好死不如赖活着的心理均衡态最接近;安全教育过程中人们更容易达成管理者提出的安全目标的小要求,管理者不能一下子要求太高,员工们接受要求有个过程。对于隐患或风险的辨识治理也应该从小处着手,步步提高,安全教育需要“随风潜人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智慧。例如:轻伤不下火线的态度就是拆屋效应的典型说明,在事故发生的时候,人往往在逃无可逃、避无可避的情况下选择较少后果的伤害。

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事故教训是需要警钟长鸣的,企业员工在重复高强度接受批评时自然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的逆反情绪。这种事与愿违的刺激往往会在超限效应下产生新的事故。例如在经常发生违章行为的车间里,员工可能会长时间受到责备甚至辱骂。久而久之在他内心就会滋生逆反情绪,这种情绪下产生事故的概率就大大增加了。

羊群效应    

羊群效应也称为从众效应,是人们与他人保持一致做相同事情的本能下一种丧失主观思考的盲从现象。羊群效应很容易导致次生事故和严重事故的发生。羊群效应下的盲从行为往往会直接导致事故伤害,盲从违章也是造成重特大事故的祸根,生产中经常会有集体违章而产生伤害甚至断送生命的惨剧。例如有人掉进沼气池里,旁观者不分情况盲目连续跳进去救人,结果可能是全军覆没。

青蛙效应    

一只青蚌丢到滚烫的开水盆里会立即蹦出来而不被烫死,如果将它丢到一只温水盆里并逐渐加热时,由于青蛙已经适应了惬意的水温,所以水温升高到一定程度时青蛙已没有力量跳出水面了,最后会被活活烫死。    

许多事故的背后往往隐藏着青蛙效应的影子,一个企业如果很长时间处于无事故的安全状态,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和员工就会慢慢缺乏危机意识和丧失安全警觉性,麻痹大意的思想就会占据上风。这时那些不起眼的小违章、未遂事件等就会经过连锁反应,以滚雪球般的速度发展成为事故乃至灾难。

多米诺骨牌效应    

在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中,只要一个很小的初始能量或者触动就可能引发一连串的连锁反应。根据该理论,认为事故的发生是一连串事件按一定顺序为因果依次发生的结果,事故多米诺骨牌就是由5块组成的,排在最前面的骨牌就是人本身,可见人本身才是预防事故最重要的环节。这里的人不仅仅指员工,还应包括监督人员和管理人员。事故就是以这些人为主体发生的,当然人应该是预防事故的主体,也是事故发生的主导者。

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指最初接触到的信息会对人们以后的判断和行为产生影响,而且第一次的印象往往在以后的决策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现象〕。企业里新进员工面对一线操作时如果第一次的印象是安全管理混乱,现场隐患频出,员工安全意识淡薄且违章频发的状况,内心就会因首因效应自然产生胆小忧虑和麻痹大意的感受,在以后的工作中如遇突发事件,可能在众多选择决策中选择对自己伤害最小但会引发事故的最小路径。比如,机械设备运行时发生故障且愈来愈严重的时候,现场人员不会想着采取紧急措施控制而是因忧虑和麻痹听之任之或者逃之夭夭,这样最容易导致设备失控而发生机械事故等。

波纹效应    

人们往往用一呼百应或一石激起千层浪来形容该效应,在事故致因中解释为:企业员工们在一起工作的时候,如果有一人总是抱怨操作流程复杂,工序太过麻烦,就会一下子在大家心里得到呼应,抱怨的员工会越来越多。长此以往,就会在员工心里形成违章作业的意念,这样其他员工因受到波纹效应的作用而出现违章操作和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这种不安全行为就可能直接导致事故发生。

旁观者效应    

该效应指由于他人在场而没有对受害者提供帮助的情况。事故发生后,人在现场由于有他人也在就会对行为产生抑制作用,且旁观者越多,抑制作用越强。这种效应在解释事故尤其是次生事故或者二次伤害时十分有用。一场事故发生后,往往受害者在现场会被围观,此时有人想提出帮助或者伸出援手就会受到旁观者效应的影响,从而耽误对受害者的救治而加重或由于二次事故导致死亡。从当事人角度讲,如果因围观者众多而采取错误的自救措施往往会产生二次伤害。

10 霍桑效应    

霍桑效应是当人们意识到自己被别人观察和注意时会具有改变自己行为的倾向。在事故致因中可以理解为企业员工意识到自己被安全管理者所观察和询问时,会自觉地改变自己之前的低效且不安全的行为,进而转向高效的工作状态和严格遵守安全规定,这就是霍桑效应对于事故预防的积极体现。同时,员工会因受到额外的关注而主动汇报工作中出现的违章行为和风险隐患,这对于事故预防也是至关重要的。

11 金鱼缸效应    

在安全生产中,金鱼缸效应指的是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和各级安全领导人员在工作和制度落实中要增强透明度,要形成监督自律的机制。这样安全管理者的行为就置于厂‘大职工的监督之下,可以有效防止权力的乱用、误用和滥用。同时员工自身的安全责任感也会提升,这对于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全员参与都有很大作用。

12 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也是心理学效应之一,主要内容是指任何事情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I:I寸间长;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该定律指出:容易犯错误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弱点,不论科技多发达,事故都会发生。它阐述了偶然中的必然性,那么就应该在事故预防方面想得尽可能周全些,“上的山多终遇虎”这样的概率事件一定会发生,但是如果安全管理者或员工妄自尊大,具有“安全是绝对的”观念时,墨菲定律必然会起作用;如果承认人定犯错和“安全是相对的”,那么在工作中把安全工作做到细致人微、面面俱到,采取多重保险措施,就能防止偶然发生的人为失误导致的灾难和事故。这也是墨菲定律对事故预防的帮助所在。

13 木桶定律    

木桶定律是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提出的,指由多块木板构成的木桶,决定其盛水量的关键因索不是其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最短的那块木板。从安全管理的角度看,目前对于物的不安全状态控制得较好了,无论从技术、装备都可以做到机械设备的本质安全化,但是对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研究仍然属于安全管理的“短板”,安全管理要体现价值就应该从人的行为人手,补齐这块短板;从事故发生的角度看,事故总是发生在一线作业人员身上,他们因侥幸等心理一导致引火上身,所有安全制度的最终落实也要靠一线人员,但是薄弱环节却最集中在一线,这也是事故预防的“短板”。如何堵塞漏洞,弥补不足,及时提高事故预防的“短板”以打造安全管理的“铁桶”是很重要的。

14 不值得定律    

该定律认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值得做的工作是:符合我们的价值观,适合我们的个性与气质,并能让我们看到期望。作为安全人员,如果他的工作不具备这3个因素,可能应该考虑换一个工作。如果让安全员觉得自己的工作没价值、没期望,那么就会消极怠工,怎么能做好安全工作呢?这样下去事故的发生就是必然的。    

这些心理学效应是影响人安全行为的主要原因之一,都属于心理学范畴,用在解释事故发生上可以析人的不安全行为出现的内在机制。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代写咨询
 362716231

发表咨询
 958663267


咨询电话

18030199209


查稿电话

18060958908


扫码加微信

weixin.png


支付宝交易

ali.jpg

  • 在线客服
  • 认准本站客服
  • 代写咨询
    362716231
  • 发表咨询
    958663267
  • 咨询电话
  • 18030199209
  • 查稿电话
  • 18060958908
  • 扫描加微信
  • 支付宝交易
  •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