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方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模板
论文作者:草根论文网 论文来源:www.lw360.net 发布时间:2017年11月19日

论文题目

 

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理论研究、实证检验和创新对策

 

一、 选题背景和意义: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体经济与金融部门均实现了快速发展。尽管到目前为止,我国金融部门尚无发生过大危机或系统性风险,但国内金融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却相当严峻。由此可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理论研究、二者之间因果关系分析与内在作用机制研究,以及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的实证研究,对于丰富金融发展理论在我国的应用,分析我国金融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金融发展的政策选择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和理论价值。更进一步说,该领域的研究对正处于金融体制改革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中国经济,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发展循环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课题关键问题及难点:

 

  本课题关键问题如下:

① 从理论上分析并揭示内生增长模型下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机制。

② 结合现实国情,探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演进路径和联系纽带。

③ 运用高等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和现代统计分析技术,对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关系和趋势因果关系进行全面实证检验。

④ 紧密结合实证结果解释,提出创新政策建议。

本课题研究工作量巨大,难点众多,极富挑战性,主要包括:

① 需要将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结合,综合运用金融经济学、制度经济学、高等计量经济学和现代统计分析技术,对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出极高要求。

② 涉及众多指标,需要数以百计的大量数据,数据搜集和处理工作量巨大。

③ 运用的计量实证方法超出本科教学要求,需要自学并灵活运用,任务重、难度大。

 

 

 

 

 

三、调研报告(或文献综述):

 

与国外卷帙浩繁的研究文献相比,国内对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为了对中国问题的研究现状作一视野广博的综述和分析,我们将根据研究对象和范围的不同,分三大类来阐述。

1、 对中国作整体研究

对中国整体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做出开创性贡献的是谈儒勇(1999)和史永东(1999)。谈儒勇选取了1993~1998年的季度数据,分别采用了M3与名义GDP的比值计算的金融深度指标(DEPTH),以及存款货币银行相对重要性指标(BANK)来反映金融中介体的总体规模,对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DEPTH与经济增长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BANK则与经济增长之间正相关。而史永东等(1999)对我国1978~1999年的数据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后发现,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双向因果关系。

此后,国内有许多学者如谈儒勇(2000),宾国强(1999),沈坤荣等等,依据金融深化的理论,以货币化进程或利率——储蓄——增长的循环入手研究了中国的金融深化和经济发展,他们使用的计量模型中采用传统的金融深度指标M2/GDP或者真实利率作为解释变量,对经济现实给出了较好的解释。然而,由于货币化程度和利率并不能直接影响经济增长,而且货币化并不是金融发展的全部内涵,所以这些分析的显著性从某种程度上被降低了。近年来,韩廷春(2002)直接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框架下引入金融发展的因素,并以中国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得出的结论是生产过程中的人力资本和R&D水平越高,非国有经济投资额占总投资额比例越大,则投资效率越高,从而经济增长越快。王志强和孙刚(2003)利用带有控制变量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检验中国金融总体发展的规模扩张,结构调整和效率变化3个方面因素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他们的研究结论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双向因果关系。

2、 对中国各区域作比较研究

近年来,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问题受到了一些学者的关注,但已有的研究在实证方法、模型构建和时间序列区间等方面还存在诸多缺陷。例如,张军洲(1995)认为区域的金融结构差异、差异互补和相互关联构成一国的区域金融体系,从而明确界定了区域金融研究范畴。但在研究方法上,张军洲更多的运用了理论分析和比较分析方法,实证研究明显不足。殷德生等(2000)以区域金融结构、区域货币资金流动与区域资源配置等视角强调了金融因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但仍然没有形成统一的区域金融测度方法和指标。周好文,钟永红(2004)通过利用多变量VAR系统的研究表明:金融中介的规模指标和效率指标与经济增长在各地区间的因果关系不一致,这与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有直接关系。张海波,吴陶(2005)通过建立Panel  Data计量经济模型得出我国各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因此各地区应继续深化金融改革,促进金融发展,从而推动经济增长。然而该固定影响平行数据模型没有进行深入的可靠性检验。

3、 对特定省或市作案例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具有代表性的是刘仁伍(2003)利用海南省1988~1999年的金融数据和大量案例,再现了海南金融发展历程,总结了海南金融结构畸形和金融发展缓慢的制度性原因。另外,张兵,胡俊伟(2003)以江苏省为例,运用金融发展的两个指标即货币化程度(M2/GDP)和证券化程度(S/GDP),得出江苏省的货币化程度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证券化程度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的结论。郑瑶,毛珍珍(2005)通过对浙江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定量研究,确认浙江的金融发展确实构成了经济增长的原因。但也发现在浙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下、金融深化水平不高、质量较差等问题,这些因素都妨碍了金融因素对浙江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发挥。

 

 

 

四、方案论证:

本人将在充分学习和分析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力图通过自己在研究方法上的创新,以新的视角进行理论归纳和实证检验,得出新的结论,观点和建议。因此,毕业论文将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框架下,综合运用金融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高等计量经济学和现代统计分析技术等方法,揭示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下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机制,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演进路径和联系纽带,两者改革开放以来的均衡关系和因果关系,并在实证解释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创新政策建议。无论是理论框架,计量方法,实证结论还是政策建议,本人都与国内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有所不同,体现了较强的创新性,鲜明的实效性和定量的可靠性。

全文主要内容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对国内外大量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文献进行详细回顾与综述,并对重要的研究成果进行述评。同时还对研究该领域采用的计量,实证方法作概述和比较。本章构成全文的基础与起点。第二章,从理论上详细说明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揭示在理想条件下两者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第三章对中国的经济改革与金融发展演进历程和现状进行分析,重点考察中国的经济金融化进程,中国的金融监管现状,定性描述我国经济改革与金融发展的联系纽带。第四章笔者将构建反映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全貌的指标体系,搜集大量数据运用高级计量经济学方法和现代统计分析技术,对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长期数量相关关系和趋势因果关系进行全面检验。第五章,对计量实证得出的四组八个反映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长期关系的VAR协整方程和八组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进行综合经济解释,同时与江苏省的实证结果展开对比分析,揭示其在作用力度和因果关系上的异同。第六章,在前文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的基础上,将以优化结构,突破难点,扩大开放的角度提出进一步深化我国金融体系改革,促进金融发展及向经济较快平稳增长传导的创新对策。在全文的最后一章,笔者将给出主要结论,本文的创新之处和研究展望。


五、进度安排:

  

1-2周,选题,写开题报告

3-8周,收集资料及完成详细大纲

9-12周,完成论文初稿

13-14周,修改论文,定稿

15-16周,准备论文答辩和参加论文答辩

 

 

 

六、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年     月     日

 

七、教研组意见(或开题审查小组意见):

 

 

 

  

 

 

 

签名:        年     月    日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代写咨询
 362716231

发表咨询
 958663267


咨询电话

18030199209


查稿电话

18060958908


扫码加微信

weixin.png


支付宝交易

ali.jpg

  • 在线客服
  • 认准本站客服
  • 代写咨询
    362716231
  • 发表咨询
    958663267
  • 咨询电话
  • 18030199209
  • 查稿电话
  • 18060958908
  • 扫描加微信
  • 支付宝交易
  •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