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差异协同
论文作者:草根论文网 论文来源:www.lw360.net 发布时间:2018年02月02日

传统思维把科技仅限于自然科学技术领域,已经严重滞后于人类社会发展全球化、信息化、高科技化和系统化的现实。因此,这种拘泥于传统思维而形成的关于现代科技的意识呈现出的缺陷是不难发现的,其最明显的缺陷就是忽视人文社会科技的存在和发展与自身发展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看不到人文社会科技对“自然科技是把双刃剑”这一传统观念的补缺和纠偏的重要作用,由此也忽略了社会可持续发展对于自然科技自身的改变与创新的全面性和系统性的客观要求,以致过度地看重自然科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有意无意地轻视人文社会科技在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就必须改变由传统思维所形成的习惯性地看待和理解自然科技的传统意识,把对科技的看法和理解扩展到自然科技与人文社会科技差异统一的基础上来,进而形成全面、整体和系统化的当代科技意识。其次,把自然科技与人文社会科技理解为科技整体系统的不同层次,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它们差异协同,形成了具有系统属性的统一体。以此为前提,就为正确而全面地把握科技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的关系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开辟了宽广的思路和实践的路径。

具有当代属性的系统思维,是在马克思唯物辩证法“一定要适合”社会进步原理的基础上,依据现代系统科学和系统哲学揭示的客观规律而形成的先进思维方式。以这样的思维方式看待和理解事物,才真正实现了从事物本身的存在状态认识事物和理解事物的客观要求。因为系统思维是以系统形式、结构、功能而存在的客观事物及其与环境关系在人的意识中的再现,也就是以自然客观事物本身存在状态本质的系统属性及其变化规律为模本的思维方式,进而在差异的前提下,真正实现了人的思维与自然事物的一致性。

首先,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科技硬实力,就是指认识和改造自然世界的正确认识(基础科学理论)与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科技发明、创新(科学技术)及其实现的物质成果的统一。关于自然的科技硬实力是以强大的自主创新和运用在精神上的强大能力为前提的,是精神与物质成果的协同体统一体(其中精神方面的自主创新的思维能力又属于文化软实力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这样的科技统一体就构成一个国家整体科技系统的基础层次。    

其次,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来看,科技硬实力就是指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世界的过程中,同时也认识人自身、人的社会生活,和以此为前提的改善社会关系与社会生活的科技创新与发明。主要通过制度、法律、道德和行为规范的完善和创新,以及人的不同的组织结构功能、管理系统的完善和创新体现出来。其中,思维活动的精神方面(包括对自然和社会的思维活动)所形成的成果,也是现代文化软实力不可缺少的核心部分,形成正确和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创造文明的社会生活也是其重要的功能之一。    

不仅要看到自然的科技硬实力,更要有意识地看到社会的科技硬实力,以及两者的差异、协同、协调与配合所形成的全面、整体和系统性的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因为没有人文社会科学因素的自然科技,就不可能拥有使社会经济生活可持续发展的真正动力,而没有自然科技因素内含其中的人文社会科技,也不可能使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自然科技硬实力与人文社会科技硬实力在差异、相互作用、适合基础上所形成的强大合力是形成强大文化软实力的依据所在

二、文化软实力的科技内核    

现代社会生活的发展,是通过社会大分工及其社会化水平的提升而展现出来的。与此相应的是差异、丰富而不同的生活内容及其相应的文化特质。所谓文化,也就是社会生活的文明化,即立足于现实社会生活所呈现的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状态,以及由这样的状态所投射出的生活品质和社会价值的差异协同或是差异矛盾。文明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体现社会生活的差异、协同、协调与和谐,文明化程度越低就越能展现社会生活的差异矛盾、对立与冲突。因为思维方式系统化了,全面和整体了,才能由浅入深,再由深到浅地认识与把握事物,才能在横向的联系和比较中发现事物进步发展的契机,以及事物的本质和变化规律,才能真正地改变旧事物和创造新事物,才能真正建设差异、协同、协调的和谐社会,实实在在地避免和解决社会自身内部,以及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对立与冲突。    

以全面、整体和系统的现代思维方式思考和认识事物,上升到科学研究的领域,就既能够看到不同学科的差异性,又能够看到不同学科在特定条件下差异协同的可能性和现实性,而不是传统思维所理解的绝对斗争的对立统一性。   

再分别从自然科技与人文社会科技的角度分析,首先看到彼此的差异性,进而把自然科技和人文社会科技与具体的人的社会生活现实联系起来,不仅能够看到由差异引起的相互作用,也能够看到彼此的同一性即共性,也就是都具有服务人类和发展社会的属于人类的社会属性。自然科技主要从社会物质生活的层面促进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化,人文社会科技主要从社会精神生活的层面促进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化。这就要求自然科技的研究及其物质产品的实现过程都应尽可能参考和借鉴人文社会科技的研究成果,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充分吸纳适合的社会人文因素,让自然科技的物质产品越来越具有道德的内涵和高贵人格的魅力,把产出、回收再利用及环保技术进行系统化创新和运用,不再随意破坏自然生态平衡规律所容许的底线,最终彻底摆脱“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的束缚,并成为社会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纽带。    

而在现代系统思维方式支撑下的人文社会科技研究,必须自觉地与自然科技的研究联系起来,参考和借鉴自然科技的研究成果,尤其是适合的、相通的研究成果,以及已经实现了的物质成果,使人文社会科技的研究更加具有现实的客观性,因为人类社会是自然界的有机构成部分,不可能完全超越自然规律尤其是自然生态平衡规律及其系统属性的支配。有了这样的参考、借鉴和吸收,不论是思维层面的,还是物质层面的,都会对人文社会科技的研究,也就是对人的社会生活及人本身的研究起到促进作用。

现代意义上的文学艺术、影视艺术、绘画艺术、演唱艺术、戏剧艺术和动漫艺术的研究、创作和产出,就更离不开自然科技研究及其物质成果所形成的物质手段。而自然科技中的系统科学和人文社会科技中的系统哲学,以及马克思唯物辩证法关于“一定要适合”的科学原理差异协同所形成的现代系统思维方式,更为这些艺术形式和内容的研究、创新和发展开拓了更为广阔的视野,也为理解和把握不同艺术之间的关系开辟了开放、协调、合作的多维思路。以现代系统思维方式来从事不同形式的艺术研究和创作,就更能够深刻、全面、整体和系统地展示社会生活的真善美,把对真善美的理解提高到更高的境界,进而让假恶丑无处藏身,让低劣、虚假和伪善的文化产品从人们的社会生活中自然地消失,使人的社会精神生活得到普遍提升,让社会自身的和谐、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变成现实。所以说,自然科技与人文社会科技必然成为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这样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三、科技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协同互动    

科技硬实力必须是在参考、借鉴和吸取已有科技成果的前提下,以自主创新和研发与运用的思维成果为依据,并通过具体的物化过程和实际满足社会生活不同需要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展示出来。在自然科技方面,就是以从生产到生活的各种不同的有着过硬科技含量和质量、过硬的可操作实用性能,承载着科技研发者聪明和智慧的物质产品所展现的内含精神能量的物质力量。人文社会科技的研究、创新和运用,较为充分地体现着科技硬实力的柔性方面,即对人自身的认识、把握、改变和成长。但是,柔中有刚,这个“刚”就体现在强有力地促进人与人之间良性互动,社会有序的和谐发展,以及与自然的友好相处,即社会整体的可持续发展上。    

科技硬实力并非单一的硬,而是硬性和柔性的差异协同。也就是自然科技越来越多地具有人文因素的参与(人性化物质产品的设计和产出),人文社会科技越来越多地参考、借鉴、吸收和使用自然科技的成果,使人文社会科技更具有客观实在性。有了这样的前提,形成强大文化软实力就有了可靠的基础,进而也为文学、影视、绘画、演唱、戏剧和动漫艺术的研究、创作和产出以及民俗民风的完善和良好习惯的形成提供了可靠的精神和物质条件。    

从一个社会或国家的存在和发展来看,文化软实力不只是局限于文学作品、戏剧作品、绘画书法作品、影视动漫作品的研究、创作和产出的能力的强大,而是要看到支撑这种强大的先进的思维方式,以及由这样的思维方式研究自然科技和人文社会科技所造成的实际成果的科学性、规律性与合理性。没有这样的依托,没有这样的精神和物质条件,以上文化作品的产出就只能有量的优势,而不拥有质的优势。因为数量的多并不能代表真正的文化软实力,而只能说明文字垃圾的泛滥。

只有质量优势上的文化软实力,才可称之为真实的软实力。没有自然科技软的方面所形成的精神产品,以及展现理性与柔性的人文社会科技产品,真实的文化软实力是难以形成的。因此,无可质疑的是,真实的文化软实力不可缺少自然科技和人文社会科技精神产品,它们一起形成文化软实力的系统结构和不同的组成部分。很显然,自然科技和人文社会科技的精神产品是这一系统的核心部分,而科学合理与正确的现代系统思维方式又是这一核心的核心。这一切的一切,从传统的思维方式向现代系统思维方式的转变就成为关键。    

自由、平等、公正与博爱就会成为贯穿其中的价值追求,提高人的科技人文素质,促进社会自身的和谐及其与自然的和谐,展现真实的文化软实力同样也成为必然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代写咨询
 362716231

发表咨询
 958663267


咨询电话

18030199209


查稿电话

18060958908


扫码加微信

weixin.png


支付宝交易

ali.jpg

  • 在线客服
  • 认准本站客服
  • 代写咨询
    362716231
  • 发表咨询
    958663267
  • 咨询电话
  • 18030199209
  • 查稿电话
  • 18060958908
  • 扫描加微信
  • 支付宝交易
  •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