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行为与心理分析
论文作者:草根论文网 论文来源:www.lw360.net 发布时间:2018年02月09日

行为与心理联系    

人的行为是受心理意识支配的,行为安全涉及行为科学的范畴,而行为科学是应用心理学强调从心理和社会两方面去理解人、诱导人、激励人人的行为分为安全和不安全两种,人的不安全行为往往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不安全行为就是危险行为,不安全行为广义上可以理解为一切可能导致受伤或死亡的行为,这种行为是与人的心理特征相违背的,具体包含人复杂多样的行为活动。对人的行为已经有很多研究,研究如何保证人不产生危险行为是人因工程和心理学领域应该考虑的。一般对人的行为研究基于安全行为观察法,人的行为是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而心理活动是难以直接反映出来的,只有通过安全观察才能做到控制和改变不安全心理过程,例如基于BBS的管理工具。众所周知,影响人行为的因素主要分为心理和社会因素,大体上看有能力、性别、种族和文化、归因、认知和态度等等,推动行为的有3种诱因:本能反应,人理性认为正确的做法和人们认为如何做才会被别人认同。人做出某种行为是这3种诱因也就是身体的力量、大脑的力量和社会的力量之间平衡较量的结果。根据村上春树名言:“无论何等意志坚强的人,何等争强好胜的人,不喜欢的事情终究做不到持之以恒;做到了,也对身体不利”。这就解释了人大脑的力量控制身体和社会力量,没有安全意识且危险心理占主导的人无论如何是不能在社会或者外界干预下自我安全的。    

事故的发生与人的行为和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人有什么样的心理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进而出现什么样的安全工作状态。在职业活动中,违反劳动纪律、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等具有危险性的做法也是不安全行为的部分内容。工作中将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分为十三大类,其中大部分都是违章操作或错误行为,很少涉及到人的生理心理因素,说明对于人的生理心理关注不够,人的某些心理因素会对人造成负面影响,如:在恐惧心理的作用下,人的四肢协调能力下降,平衡感、反应速度和判断力均会减弱,进而诱发事故。人的安全行为受制于心理作用,如果人处于主动积极的心理状态下,就会控制行为、消除隐患、杜绝违章和尽职尽责以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前文分析了心理因素下行为的产生机制,在积极心理因素下人就会产生安全需要,激发正确的动机,表现出安全行为,进而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相反,处于被动消极心理之下人的行为表现就会适得其反。

不安全的心理因素    

如前所述,不安全心理会导致不安全行为,不安全行为进而引发事故。安全心理因素与安全事故之间具有作用模式,心理因素和事故之间相互联系。形成以上心理学效应的心理本质因素会决定其发生和作用。从以往的事故分析中得知,造成事故的责任者心理过程是十分复杂的,但是从一些不安全的心理因素分析可以明确人的行为是怎么被调控和产生的,以使人们加强白我约束。    

这里提出日常工作中遇见的员工犯错和员工习惯性违章现场背后主要且常见的不安全心理因素,如表1所示。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代写咨询
 362716231

发表咨询
 958663267


咨询电话

18030199209


查稿电话

18060958908


扫码加微信

weixin.png


支付宝交易

ali.jpg

  • 在线客服
  • 认准本站客服
  • 代写咨询
    362716231
  • 发表咨询
    958663267
  • 咨询电话
  • 18030199209
  • 查稿电话
  • 18060958908
  • 扫描加微信
  • 支付宝交易
  •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