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事业管理学》教学中的问题分析
论文作者:草根论文网 论文来源:www.lw360.net 发布时间:2016年10月17日

学习价值感评价

学习价值感评价主要测量了《卫生事业管理学》的学习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课程内容以及学习兴趣四个方面。其中认为通过老师课堂教学,自己学习《卫生事业管理学》的兴趣得到提高的比例最低,其次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传统的卫生事业管理教学强调以老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自主性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此外,承担《卫生事业管理学》的老师缺乏卫生管理实践经验,理论脱离实践倾向明显。然而,学生只有在最后一学年的实习阶段才会接触卫生管理实践,实习时间往往与研究生人学考试、就业招聘、公务员考试等时间相冲突,影响了实习的效果。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难得到提高。

教学热情与组织

大多数调查对象认可教师的教学热情与组织,这与卫生管理系教学队伍力量较强有很大关系。卫生管理系有教师16人,博士学位8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2人,副教授及以上11人。承担《卫生事业管理学》课程的教师5人,均获得博士学位,讲师1人,副教授1人,教授3人。这些老师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科研经验和教学经验。

由于本科生的《卫生事业管理学》的计划学时较多,经常是多个老师承担一门课程。本课题在访谈阶段发现,不同老师的授课风格差别较大,增加了本科同学适应的难度,这是引起调查对象认为授课的进度快慢适中的比例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课堂互动与师生关系

课堂互动与师生关系评价中,只有三成的调查对象认为老师真诚的关心他们,课上或课下可以和老师有充分的接触。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教师既从事教学又从事科研,教学和科研的双重任务给教师带来很大的压力。课下老师还要承担研究生的科研带教和课题研究工作,和本科生接触的机会自然会减少。此外,毛静馥等指出教学水平和业绩经常被作为“软指标”,也抑制了教师的积极性。如何协调好二者的关系,一直是教学管理工作中的难题。此外,该门课程尚未设置课程秘书或者助教进行统一协调,这也是造成调查对象会认为和老师接触较少的一个原因。

知识宽度与课程难度

与刘新研等调查结果相似,他们研究发现学生最不满意的是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更新。首先,缺乏具体的课程建设标准规范老师的授课行为。该门课程虽然实施了集体备课制度,但授课的知识宽度和难度受到任课老师研究方向的影响较大。如果授课内容和老师的研究方向相关,授课的知识宽度和难度自然会加大。目前尚缺少卫生管理学课程的建设标准,因此很难规范老师的授课行为。其次,卫生管理理论本身发展滞后。我国的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经过30余年的发展,《卫生事业管理学》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知识结构,然而卫生管理学的相关理论仍满足不了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需要,卫生管理理论仍需要不断完善,这也增加了教师授课的难度。在借鉴国外先进理论和有益经验的同时,需要结合我国医疗改革实际不断创新,形成我国自己的卫生管理理论。最后,传统的课堂授课制约了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本科生缺少相关工作和科研经历,传统的课堂授课手段,即使借助一些案例,仍改变不了以教师为主体的现况。因此,很难让学生们理解枯燥的理论,并将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代写咨询
 362716231

发表咨询
 958663267


咨询电话

18030199209


查稿电话

18060958908


扫码加微信

weixin.png


支付宝交易

ali.jpg

  • 在线客服
  • 认准本站客服
  • 代写咨询
    362716231
  • 发表咨询
    958663267
  • 咨询电话
  • 18030199209
  • 查稿电话
  • 18060958908
  • 扫描加微信
  • 支付宝交易
  •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