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测算
论文作者:草根论文网 论文来源:www.lw360.net 发布时间:2016年12月02日

   县域经济在我国占有重要地位,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成城市、省区、经济区、经济地带等区域经济的基础。自1950年以来,伴随着乡镇企业爆炸式的增长,乡镇企业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活跃了地方经济,有效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1990、后,虽然乡镇企业日渐式微,但市场活力已经被激发出来,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没有变化。但是,与快速发展的城市经济相比,由于技术和资本缺乏、市场机制不健全及劳动力的大量外流等因素,县域经济增长的步伐逐渐放慢,如2000年全国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6 75%,2010年为49. 56%,降幅达7. 19%,年均降幅0 72% ,虽然其问有部分县域改制为地级市(或以上级别)的市辖区,减少了县域经济所占的份额,但县域经济缺乏增长点是其主要原因。在这种趋势下,如何有效促进县域经济增长成为一个重要话题,县域经济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适应城乡发展转型的县域城镇化成为学术研究的前沿领域。特别是,在当前城镇化加快推进的新时期,县域经济成为城乡改革的核心议题。因此,县域城镇化与县域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对引领县域城镇化建设及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城镇化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始于1990中后期,投资和产业在城镇的集中、基础设施的建设等,直接带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城镇化拉动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已毋庸置疑。同时,城市的规模效益一直是研究者讨论的重要内容,颇有分歧,认为大城市的规模效益优于小城镇,大力发展大城市是中国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但也认为小城市和镇在地方经济中有重要作用,是提供地方市场、繁荣农村经济、活跃城乡经济活动的集散地和纽带,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重要环节,并可能成为新兴城市群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全国城市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城镇化占有重要地位,从全国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看,2000年全国县域城镇人口为20 920 62万人,占全国城镇人口的45. 60% , 2010年全国县域城镇人口为30 288 12万人,占全国城镇人口的45. 21%,在农村人口大规模流向大城市情况下,10年问县域城镇人口相对数量仅仅下降了0 39%,绝对数量却增加了9 367. 5万人,由此可见,县域城镇化有着白己的魅力和独特性,是全国城镇化的重要基础,也是全国城镇化进一步升级的推动力量。加快县域城镇化进程是稳定农业基础和增加农民收入的迫切需求,是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必然。

    鉴于县域经济和县域城镇化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有关县域城镇化的研究成果日渐丰富。已有研究基本上围绕2条主要线路:一是县域城镇化的区域差异、综合测评及其动力机制,并对县域城镇化类型进行了划分,突出了区域性,这无疑对指导县域城镇化发展有着积极作用,但在县域城镇化的度量上明显不足;二是县域城镇化与县域经济增长关系的探讨,认为县域城镇化与县域经济的发展是互动过程,县域经济增长可以促进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又可以带动县域经济增长,这与一般意义上研究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所得结论没有区别,缺乏“量”的讨论,结论不够独特。本文也将主要围绕上述方向展开,所不同的是,本文依据翔实的普查数据站在县域白身的角度,从“量”的角度评述县域城镇化水平并探讨其与经济发展互动作用力的大小,以期得出符合县域实际并具有典型意义的结论。

   观察图1一图4,仅从散点数据看,河北省县域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及经济增长的关系并不呈线性关系,这与众多的研究成果不吻合。为了从整体上衡量河北省县域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选择2000-2010年的时问序列数据来考察城镇化与县域产业结构及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

1 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对城镇化的影响

以县域城镇化率(%, Y)为因变量,以非农产业的比例(%,Xy、人均G DP(元,Xz)为白变量测算经济发展对城镇化的贡献。首先进行相关系数的测算,县域城镇化率(Y)与非农产业比例(X })、人均GDP( Xz)Pear son相关系数在a of的水平上分别为0. 933,0. 961,呈显著相关,说明选择影响因了有效。对数据进行标准化,通过SPSS做多元回归,其中R为0. 972, RZ为0 945,调整Rz为0 929, D- W检验为1. 366,回归效果良好,方程如下:

             Y=一9. 201+ 0. 349X ,+0. 645X}  

  回归方程显示,产业结构的变化和经济增长对河北省县域城镇化均有积极影响,但人均GDP较非农产业结构变化对城镇化的影响大。人均G DP每增长1%可以引起县域城镇化率提高0 645%,非农产业比例每提高1%可引起县域城镇化率提高0 349%。可见,随着非农产业的发展和人均GDP的提高,县域城镇化水平越来越高。它们之问的基本逻辑应该是互动的,即非农产业的发展导致人均G DP的提高,而人均G DP的提高又产生了对非农产业需求的增加,从而一起导致城镇化水平越来越高。

2 城镇化对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的作用

在测算河北省县域城镇化对产业结构及经济增长的作用时,单独分析城镇化和非农产业及城镇化和人均GDP的关系时,发现并不呈线性规律,因此,需要做曲线估计,以判定系数(Rz)为主要依据选择其中的最优模型进行预测分析。分别把非农产业比例、县域人均GDP作为因变量,县域城镇化率作为白变量来估算城镇化对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SPSS1& 0进行曲线估计,发现判定系数( RZ)最大的曲线均是二次曲线,判定系数分别达0 924,0 952,进而,对模型进行估计,结果如下:  

  (1)城镇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把非农产业比例作为因变量(Y)、县域城镇化率(X)为白变量来估算城镇化对优化产业结构的影响大小。二次曲线的回归方程为:                 Y= 35 578+ 4. 25X一3. 326X=    

统计检验各项系数为:丫为0. 924,调整丫为0 902, t统计值为2. 689, D- W检验为1. 066,非农产业比例与县域城镇化率的二次曲线方程模拟较好。观察回归方程,其曲线形态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意味着县域城镇化对产业结构的积极作用体现在一定的区问上,这恰恰证明了回归方程的正确性。道理在于无论分析多大的区域,鉴于农业的基础地位,其非农产业结构总是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超过极限范围是不合常理的;特别对于河北县域而言,农业仍占有重要地位,县域城镇化对非农产业比例的影响必然控制在合理幅度内,但对非农产业质量的影响是没有限制的。

   ( 2)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同理,把人均GDP作为因变量(Y)、县域城镇化率(X)为白变量来估算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程度。二次曲线的回归方程为:               

   Y= 2. 402一1.475X+ 2. 442X=  

   其中,Rz为0 952,调整Rz为0 939, t统计值为0 97 6, D- W检验为1. 35 5,方程回归良好,县域城镇化能促进县域经济增长的假设成立。方程的曲线形式是开口向上的抛物线,虽然在曲线的不同点上表现为人均GDP对城镇化率的敏感性有差异(即弹性不同),但总体上城镇化对提高人均GDP的贡献在曲线上却没有表现出有范围的限制。可见,县域城镇化是经济增长的结果,但更重要的却是城镇化导致了县域经济的增长。

   通过对上述2个回归方程分析,发现河北省县域城镇化对县域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均有积极影响,通过城镇化可以优化县域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增长。但是,县域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经济增长的关系不是呈明显的线性逻辑,关系较为复杂。这与实际情况也吻合,因为城镇化本身不会推动经济发展,而是通过市政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投资及运营支出以及消费市场的扩大等环节问接地对县域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本文分析了河北省县域城镇化的水平及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得出如下结论:    

   (1)在对县域城镇化的测度上,发现站在全国和区域比较的视野来评价县域城镇化水平比较合理,县域城镇化发展有白己的内在逻辑。2000- 2010年河北省县域城镇化特点表现为起点水平低、发展速度快,2000年河北省县域城镇化远落后于全国及东部地区水平,但10年内河北省县域城镇化速度较J陕,处于全国前列,由于起始水平太低,2010年县域城镇化率仍然低于全国平均值,整体看,河北省县域城镇化是滞后的。

   (2)在对县域城镇化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分析中,既用人均G DP代表经济增长,也引入了非农产业比例代表产业结构优化。通过做散点图,发现在2000年河北省县域城镇化率与产业结构及经济增长的关系都不是特别密切;到了2010年,县域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经济增长虽没有表现为明显的线性关系,但密切度明显增强。这意味着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在县域城镇化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强,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对提高县域城镇化水平有重要意义。   

   (3)采用2000 - 2010年的时问序列数据整体上考察县域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之问的内在逻辑,发现经济发展对县域城镇化有重要作用,但以人均GDP为代表的经济增长对城镇化的贡献大于产业结构对城镇化的贡献,这也很正常。由于县域经济中农业占有很重要地位,非农产值比例达到一定水平后,每增加一个白分点是很困难的,表现为对城镇化的作用较弱;反之,也发现城镇化对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也有重要作用,但关系较为复杂,城镇化对经济发展不是直接起作用,而是通过基础设施的投资等环节来促进经济发展。但无论通过什么途径起作用,县域城镇化的提高对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是有积极作用的,提高县域城镇化水平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

   本文对县域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以下方面仍需进一步研究:县域城镇化的合理水平究竞界定在什么范围,构建什么样的理论来评价县域城镇化,等等。(本文由论文平台网提供,如有更多需要,可登陆http://www.redlw.com 咨询客服。)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代写咨询
 362716231

发表咨询
 958663267


咨询电话

18030199209


查稿电话

18060958908


扫码加微信

weixin.png


支付宝交易

ali.jpg

  • 在线客服
  • 认准本站客服
  • 代写咨询
    362716231
  • 发表咨询
    958663267
  • 咨询电话
  • 18030199209
  • 查稿电话
  • 18060958908
  • 扫描加微信
  • 支付宝交易
  •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