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厂事件”爆发的内部因素 ——中国论文平台网
论文作者:草根论文网 论文来源:www.lw360.net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30日



 1、企业“小包工”制度带来的问题  

  白银厂从1954年开始筹建,到1962年6月冶炼厂炼出第一炉铜,在此期间国家投入了巨大的资金和人力物力,希望白银厂能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效地支援,并扭转新中国重工业落后的面貌。投产以后,为国家生产了3000多吨粗铜;并且销售出硫化铁矿(即黄铁矿和硫精砂)1417723吨。

   1962年3月,白银厂计划62年全年生产电铜7000吨,占全国电铜产量的六分之一;硫化铁矿石100万吨,占全国产量的一半以上。在当时的生产条件下,这个计划明显不能完成,刚刚好转的国家经济形势和甘肃省落后的工业条件都无法支撑起如此庞大的生产活动。因此,到了8月份,白银厂将生产、建设计划进行了调整,最终确定:电铜3000吨、硫铁矿38万吨(力争45万吨)、基本建设总投资1401万元。即使经过了调整,白银厂想要完全实现既定生产目标也是非常困难的。截止六月份止,铜产量仅完成年计划的30. 8%、硫铁矿完成58. 6%,基本建设总投资完成22%。    

 为了激发工人的工作热情,白银厂从1960年实行了“小包工”制度。所谓“小包工”就是将生产任务按照月计划或者是临时生产任务,由车间、工段同工人代表商议,包产到车间、班组或者个人,一切由包产单位负责,领导上只是确定生产数量、时间及工资额,其他问题再不过问。具体来看,主要的“小包工”形式有三种:第一种是生产任务包到班组或车间以后,超产所得收入,工人自行分配,完成任务以后的剩余工口,仍照常发计时工资;第二种是生产任务包给班组以后,提前完成任务的多余工口,由工人自行支配,工资仍然照发;第三种是职工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包工揽活,这种情况多是在装车、卸车和原材料的搬运方面,以供销社和露天矿最为突出。毫无疑问,“小包工”制度极大地激发了工人的工作热情,有利于白银厂部分生产的进行lunwenbox.com。  

  但是,“小包工”的负面作用也不时显现。首先是职工的工资支出急剧增加。例如:运输部机务段,在去年十月发生的车辆撞击事故的处理上,工段采用了小包工,限期四十五天,包给十五个人,结果仅用了九天,比包工时间提前了三十六天完成任务,这些工人不仅收入了一笔数量可观的小包工工资,剩余时间还领了计时工资。供销处一号仓库搬运工人,也采用上述办法,结果工资基金计划月月被突破①。其次,工人为了在短时期内完成任务,在生产中片面追求数量,不顾质量的现象有所增加,超负荷使用机器给生产设备带来重大损坏。一部分工人为了缩短工期经常遇到工作挑肥拣瘦,抢好干的活干,遇到不好干的、工期长的活,工人们则拒绝接受。为了增加收入,很多工人在完成任务后拿着工资又去社会上兼职揽活,为此甚至动用厂里的机器设备在外面赚钱。

   如果在厂财政资金充裕、生产经营活动顺利的情况下,大面积实行“小包工”制度也是未尝不可。但是在当时的条件下,白银厂只能在某些方面实行这一制度,而不能在大范围推广。再加上白银厂对于“小包工”制度缺乏明确的制度规定,对于哪些厂矿企业要实行、什么样的生产活动要实行都没有详细严格的说明,使得很多厂矿企业把不该包工的都包了。很多职工甚至要求领导样样工作都包工,就连口常的杂活也要求包工,例如动力车间工人调取卸盐,工人提出卸一吨盐给五十元才干。基建处供销科装卸工人,卸火车皮没有实行包工,就故意刁难领导,先卸后面车皮,前面的不卸。前面火车皮卸不完铁路局就要罚款,硬逼着领导非实行包工制不可。这样,“小包工”制度试行后没有进行严格的规范,出现问题以后也没有出台明确的解决方案,就引起了公司内的纷纷议论和利益矛盾。尽管这一政策在某些方面确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大是大非”的原则性问题上却犯了错,经济效益没有服从政治要求。因此,实行“小包工”制度,就成为了李子奇的一大罪状。  

  2、生产设备损坏严重   

 根据1963年初甘肃省委工作组的调查报告,白银全厂拥有机械设备6909台,总重19950吨。从1959年10月到1960年,采矿、选矿、冶炼等主要厂矿先后投入生产。据不完全统计,公司共有14种756套较大型设备,基本完好的只有376套,占主要设备的49. 7%。其中电铲19台,基本完好的12台,占60%;穿孔机32台,基本完好的16台,占50%;推土机32台,基本完好的18台,占56. 2%;空压机28台,基本完好的17台,占60. 7%;汽车427辆,基本完好的170台,占40%(其中亚斯汽车257台,基本完好的19台,占7. 5% );机车11台,基本完好的6台,占54. 5%;圆锥破碎机6台,基本完好的5台,占83. 6%;球磨机12台,基本完好的7台,占58. 3%;反射炉1座,己全部损坏;电解槽180个,基本完好的120个,占62. 2%;全部保持完好状态的设备只有转炉2座、燃烧炉2座、鄂式破碎机2台等四种设备。在基本完好的设备中有很多是带病运转的,所以隐患很大,根据基本完好运转的13种179台设备的统计,带病运转的就有120台,占运转设备的67%,真正完好的只有59台,占运转设备的33%0 

 由于运转设备的隐患很大,设备利用率也就很低。根据八种设备的统计,电铲运转率为13. 6%;圆锥破碎机运转率为3. 6%;钻孔机运转率为7. 3%;球磨机运转率为9. 6%;蒸汽机车运转率为48. 3%,鄂式破碎机运转率为4. 2%,汽车运转率为11. 2%。由于设备严重损坏而无法配套使用,只好把一部分设备封存起来。在封存的设备中,损坏程度更为严重。据统计,在1555项封存设备中修复后还能使用的只有732项,占封存设备的47. 2%;一时无法修复的就有823项,占52. 8%;全公司报废设备,据清仓办公室统计即达172台,其中亚斯汽车13台,12吨苏马汽车57年才进口42台,即报废23台(包括以前报废的我6台在内),空压机报废5台lunwenbox.com

从上述统计情况看,白银厂的设备在维护保养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问题,一些设备损坏十分严重。其原因,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内部因素,具体讲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工人技术水平低,操作不熟练、违规操作导致机器损坏。据统计,白银厂目前共有事故232次,重大事故55次,其中有42次是由于工人违反操作规程而造成的。如冶炼厂主要设备一大型反射炉,设计规定几个月大修一次,实际上在1960年投产后时断时续只运转了三个月,就把炉墙炉顶烧坏了,在1961年不得停产检修。后于1962年恢复生产之前,冶金部整风试点工作组在报告中严肃指出了以往反射炉损坏的原因,但公司对这一问题未能引起足够重视,没有采取措施杜绝违章作业的操作方法。如按操作规程,反射炉溶地液面高度不得超过1公尺,炉温不得超过1450度,有时竟任凭池液面升高达1. 35公尺,炉温高达1580度,还不采取紧急措施,结果于1962年4月29口反射炉又发生了炉子后墙开裂事故停产,其后7月12口因发生炉子前墙开裂事故又停产,最后在10月11口又发生炉底漂浮事故一直停产。这反映出白银厂对于职工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工作的不重视。

第二,相应的管理制度不完善、监督不力导致设备和配件丢失现象严重。如在1958年调取支援辉铜山炼铜的10台亚斯汽车,最后只回来了6台,有4台无人负责追回。管理上的漏洞给了厂内的一些不法分子以可趁之机,一些人私自拆卸机器配件拿到市场上倒卖换取生活用品,有的则直接盗窃机器配件拿到自由市场、废品收购站出售,甚至有工人把小型电动机也拆下来。在清产核资中,发现不少设备上的电动小马达和仪表都不见了,究竟全公司丢失了多少谁也说不清楚。其中,一些技术管理人员更是利用职务便利大肆倒卖机器配件从中牟利,如露天矿管车的某技术员,利用管理制度漏洞倒卖亚斯车配件等材料,从中贪污6000余元(己捕)。    

第三,投产以来经常用拆东墙补西墙的办法维持生产,结果把很多设备拆散了。如选矿厂为了保证选矿质量的提高,安装了一套国外进口的小型试验设备。其中有小型浮选机3台,小型球磨机1台等全套选矿实验设备。在1959年盲目推行超声波化,结果把整套设备都损坏了。选矿厂还设有12台螺旋分级机,在实验投产的过程中把两台拆散了。矿山的亚斯汽车、电铲、推土机、钻孔机等设备,因东拼西凑而拆损的更是不计其数。同时,又因为企业管理不善,大量配件积压。如冶炼厂机动车间在清产核资中,发现积压配件达5万余元,而且这些配件在厂和公司的账面上己经报销了。由于配件管理混乱,配件丢失也非常严重,影响检修计划的完成。据统计,1962年初计划拆修设备为1346项,实际只完成543项,占计划的40%。其中,大修409项,完成35项,占8. 5%;中修68项完成40项占59%;小修869项完成468项,占54%。

 第四,苏联援助断绝后,国内无力在短时间内弥补机械设备生产的空白。我国自产自用的配件数量少,质量低,成本高,不符实际使用。自产自用的配件问题很大,如中央机修厂是自产配件的主力,该厂设计能力为年产铸铜件1250吨,1962年只生产了640吨;铸铁件2350吨,1962年只生产50吨;铆焊件520吨,1962年只生产300吨;加工件1800吨,1962年只生产900吨。生产水平低,质量又低劣,据不完全统计出厂的铸铜配件废品率占19%,铸铁配件占12. 7%,出厂后送到各厂矿去的配件,因为强度不够、耐热度低、大小规格不合格等原因不能使用。  

  第五,对技术人员的使用方面存在严重问题,很多单位轻视技术人员的作用。白银厂共有工程技术人员208名,按照机械化程度高的水平要求,这支技术队伍还不能够满足客观需要,再加上实际工作中又不注意发挥技术人员的作用,技术力量就显得更加薄弱。全公司七个主要生产厂矿只有矿山、选矿指定了主管设备的厂矿长。而且,一线的生产部门配备的技术主管人员很少,例如三十多个机械化生产车间,全无负责主管设备的车间主任。同时固定在车间工作的技术人员也很少,只有露天矿一车间与选矿厂两个车间各配备技术员1名。由于生产第一线的领导力量不强,技术人员较少,设备上遇到问题,工人不知找谁解决,技术人员也感到有些设备缺陷不能及时掌握,掌握了又找不到解决问题的领导,说话没人听。因此,使机电工程技术人员感到他们是单干户,是坐冷板凳的人。

   总之,由于白银厂有大量的设备都是国家花巨资从国外进口的,一旦造成损坏将会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所以,当甘肃省委和冶金部看到这份调查报告时的震惊程度是可想而知。他们固然知道其中一部分原因是由于苏联援助的断绝和我国落后的机械化水平所致,但是机器损坏程度如此之大,白银厂的主要领导也确实难辞其咎,企业领导人首先要进行自我反思和批评。依照这种逻辑,白银厂的领导必须为机器设备的损坏负主要责任。(本文由中国论文平台网提供,如有更多需要,可登陆http://www.lunwenbox.com 咨询客服。)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代写咨询
 362716231

发表咨询
 958663267


咨询电话

18030199209


查稿电话

18060958908


扫码加微信

weixin.png


支付宝交易

ali.jpg

  • 在线客服
  • 认准本站客服
  • 代写咨询
    362716231
  • 发表咨询
    958663267
  • 咨询电话
  • 18030199209
  • 查稿电话
  • 18060958908
  • 扫描加微信
  • 支付宝交易
  •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