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与儒家美学——中国论文平台网
论文作者:草根论文网 论文来源:www.lw360.net 发布时间:2016年12月09日


摘要:儒家文化尊孔子为师,孔子诞生于东周时代的乱世,是中国传统文化凝聚形成的时期,在世界范围内被后人称为“轴心时代”。在孔子在世的前后 50 年里,中西方世界各地都产生了不同的文明。史书上以“礼坏乐崩”这四个字加以形容说明当时的社会极度的缺乏人文上关怀和道德的规范。孔子学问的思想要求人由真诚心做为内在动力,由内而发的改造自己,提高人的社会责任感,把自己改造成和社会发展相结合的人,由内而发即要求人们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与温和的理性主义,以不断地以学习为方法,以求“道”为目标动力,明晓人生应当何去何从。

一、孝道之美

儒家文化以孝道为根本,孝悌之道是道德美的精髓,最基本的道德简而言之即是的“五常”,所谓“五常”就是要求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平常的事情里的自我规范,“五常”就是“仁、义、礼、智、信”,是儒家道德修养的浓缩。在儒家的道德中最基本的也是最根本的是孝道,它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磨砺,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

在《论语》开篇《学而》篇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文中的“弟子”是求学的人,此句话即是说一个对求学之人的基本要求,做好了以上的几个方面,再来研究学问。“入则孝”与“五常”中的“仁”相对应,“出则悌”是“义”,“谨而信”是“信”,“泛爱众”既包括“礼”又包括“仁”,“亲仁”与“学文”则是“智”。如此孔子的一句话可以得见儒家道德的基本要求,此句话透露了道德与学问的关系,即道德比知识学问更重要。在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里,道德是勘验一个人素质的首要尺度,也是儒家的“里仁”之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岂为人之本与?

此句大意:人遵守孝悌之道而喜好犯上作乱,这样的人是几乎不存在的。孝悌是做人的根本,如能如此践行做人的根本,那么他的事业和道业便可以一帆风顺了。儒家孝悌的根本,不但是求学的前提基础,同样也可以明确一个人在家庭与社会中应遵守的伦理和应该担负的责任,更能维护社会的稳定与繁荣。儒家教育尤其是孔子非常注重人的教育,教育是塑造一个人的根本,接受教育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属性。遵守孝悌之道是成就美德的前提,至少这个人在人生的大方向上不会有大的错误。这就是为何在《论语》中,尤其在学而篇里反复提及孝悌之道的重要的原因。

二、道德与文艺

在对待文学的发展和流传方面,儒家依然以“温和的理性”作为标准来决定取舍。历史上也有“孔子删诗”的记载,又有“韦编三绝”之典故,讲孔子研读《易经》,现在流传下来的《周易》的爻辞和注解相传也是出自孔夫子之手。在文艺方面主要有《乐经》、《书经》、《诗经》。《论语》中孔子对《诗经》的评述基本可以代表孔子对待文艺的态度。

子曰:《诗三百》一言蔽之,曰思无邪。

这句话概括的说明了儒家对于文艺的客观审美标准和道德人伦方面的尺度,“思无邪”是《诗经》内容总体风格的,要求文风淳朴保持着既可以使人愉悦又不引人心生邪念的风格。接下来是具体的要求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诗经》以《关雎》为开篇,孔子的言外之意在《关雎》于诸多诗篇里刚好符合“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审美规范,无论从精神风貌还是尺度都是孔子“删诗”的标准,这也符合儒家的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的道德路线。让有益于提高大众审美的文艺作品流传于世,抹杀偏离人伦道德的刺激人性欲望的粗糙作品。这无论对于国家或是个人都是有益的。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要驱逐伤风败俗的诗人,要求文艺表现“真、善、美”的东西,要求政府对文艺严肃的审查,文艺要对国家和人生有益,禁止有害的作品流通于社会。在这一点上,西方哲人和东方圣人是近乎一致的。而孔子的表达更为温柔敦厚,“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理性中夹带着感性,并不是要求善恶决然对立而不能两全,而是能够嗅出生动乐观的气息。

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又云:不读诗,无以言。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从文艺的功能乃至核心价值,文艺到了儒家这里便活活泼泼,可以随着人的性情的喜怒哀乐而千变万化,随着场合或成为抒情的方式,或成为人与人交流的媒介。文艺的功用实质上非但未受到束缚(所限的只有尺度),反而与人文道德相互印证,在孔子的人格观中,文艺是构成完美人格的重要条件,伴随着人们的生活,融入人们的喜怒哀乐,成为中国文化的鲜明特点:集文、艺、史、哲为一体。

三、当代视野下的儒家美学

孔子立足于现实生活,通过教育为手段以理性的思维改造社会,以人文化的教学方式改变人生。与其他理论相比最直观的差别在于孔子既不是告诉我们世界“是”什么,也没有告诉我们一个统一的“应该”如何的回答,这里的道德法则没有德国古典美学那样的复杂的哲学思辨推演,也没有长篇大论的叙述抽象的道理。孔子仅仅立足于现实生活,以完美的“人道、人性、人格”为最终归宿,目的在于成就真正“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人,即达到真正的自由,以至于从个体意识上升到群体意识,达到社会的和谐,人民的安居乐业,国家的长治久安的大同世界。在儒家文化的深处也探讨着对于人生的终极关怀,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圣贤们以至真诚心去直面当下的人生并不断的求索。孔子没有正面揭示关于“本体”的最终的答案,但是在《论语》中或许可以找得到指向答案的路标。《论语》寥寥千字活活泼泼,更觉符合人性内在的“共通感”。之所以后世的帝王将相,无论是何民族登上王者的宝座,皆以儒家思想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据,儒家文化具备一定的普遍性。在历史的长河中,儒家文化几经嬗变,造成了文化的扭曲,以至于固步自封让文化刻板畸形,形成了所谓“压抑人性”的结果,儒家文化本质上是至善自性的流露,既符合规律又符合人的性德,理性中又可以容得下感性,儒家文化为了追求道德要求合理的限制感性,节制人的欲望,此间道理有文可循。解读儒家文化需要回到当时年代的社会背景,真正回到原汁原味的“孔家老店”的原著,这样才能全面的解读古圣先贤留下的著作,发掘其中美的真谛。(本文由中国论文平台网提供,如有更多需要,可登陆官网咨询客服。)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代写咨询
 362716231

发表咨询
 958663267


咨询电话

18030199209


查稿电话

18060958908


扫码加微信

weixin.png


支付宝交易

ali.jpg

  • 在线客服
  • 认准本站客服
  • 代写咨询
    362716231
  • 发表咨询
    958663267
  • 咨询电话
  • 18030199209
  • 查稿电话
  • 18060958908
  • 扫描加微信
  • 支付宝交易
  •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