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反思
论文作者:草根论文网 论文来源:www.lw360.net 发布时间:2017年01月17日

面对新时代、新趋势、新发展这一“百炯争流齐创新”的新业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和“以创促就”的重要举措,是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与发展的系统工程。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自2002年教育部启动至今,经历了由表及里、逐渐深化的发展历程,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还存在一定的短板。实现“精准供给”,高校需要总结经验,需要对自身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反思。

(一)供给生态:分散疏离,藕合不足

目前,高校创新创业生态环境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开放、多元、包容的创业观念尚未形成,“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创业氛围不浓,对学生的创业热情和需求缺乏包容与引导,全员支持创新创业的理念尚未形成。二是地域产业、文化资源、区域风格相藕合的创业特色体系建设不利,尚未形成汇聚融本地产业优势、区域经济特点、域内文化资源和学校办学定位以及优势学科于一体的校园创业文化体系。三是精神、制度等文化发展不均衡,完善措施和相关资源的引导政策和支持体系尚未形成,规范化、立体化的管理和研究平台建设滞后,高校“内援性”的制度体系建设不利,多主体高度融合、协调联动的教育服务机制尚未建成,连贯性、系统化教学和实践体系尚不完善,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教育选择权利尚未得到有效保证。

(二)供给模式:统一僵化,模式趋同

当前,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与实践脱节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统一,缺乏特色,导致学校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脱节,“无业可就”和“有业难求”、“无业可创”和“有业难创”的结构性矛盾突出,这不仅限制和束缚了学校发展,也会影响学校的社会声誉。目前,虽然少数高校己结合地域经济发展和文化资源、学校办学特色和优势学科构建了特色鲜明的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但大多数高校,尤其是省属地方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还存在千校一而,缺乏特色,模式趋同,层次性、差异性的新模式构建不利等问题。部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并未真正与本校特色相结合,多为“复制粘贴”,呈现大同小异,或整体持平的状态,仍停留在“必修课+活动”的层而,“强计划、弱落实”“强说教、弱实践”“强过程、弱实效”“强场所、弱使用”等问题依然存在,导致创新创业教育既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又缺乏特色。

(三)供给方式:单一刻板,相互脱节

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仍存在产学错位、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问题,创业教育过于看重次功能,注重短期效应,学生主动创业意识、创业社会责任感的正向影响作用并不明显。一是在教学观念上,高校关注创业行为端的形式内容,忽略创业理念端的基础内容;二是在课程设置上,虽列入教学计划,但多以公共必修为主,相关创业类课程开设较少,存在重理论、弱实践和实训等现象;三是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关系处理上,仍存在专业为主、创业为辅的问题,相互脱节突出,缺乏层次递进、衔接灵活的课程模块;四是在教学方式上,以说教为主,忽视教学改革层而的推进,案例式、讨论式、启发式教学较少,千篇一律、缺乏生气、教学相离、评价单一;五是在教材建设上,种类繁多,内容大同小异,缺乏本土化、特色化的教材;六是在实践(实训)基地建设上,缺乏产学研一体化创业实践实训平台,创新创业教育与创业现实需求脱节。

(四)供给资源:短视功利,难以共享

创新创业教育供给侧改革要注重资源的优化组合。目前,由于受短视和功利思想影响,高校资源整合尚存在一定问题,本位主义严重,以自我为中心等现象突出,尚未形成“平台+个人”的“多跨+多融”立体化、全方位、无界化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校内资源整合不够,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尚未全员化,部门配合不协调、整合不利的现象依然存在。二是校际资源共享平台搭建不力,省域、区域校际创新创业联盟尚未形成,师资、实训基地、孵化基地等资源共享不足。三是学校与企业、社会的深度合作机制尚未形成,缺乏与社会各类创业教育、服务机构的合作,区域化合作创业服务平台构建滞后,缺乏为学生创业企业提供政策咨询、扶持资金申请、企业登记注册以及融资等方面的“一站式”服务。四是由政府、风险投资公司和校友搭建的创业项目与基金支持合作平台建设滞后,实习实践、评估项目、项目资助等资源相对贫乏。五是创意对接平台建设不力。高校与创客空间、创客工厂、创业园区等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基地缺乏有效联动,导致“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的部分项目由于缺乏资金和孵化基地等相关资源支持,仍停留在计划项目层而,难以付诸实施。

(五)供给队伍:结构单一,技能缺失

适应创新创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需求,是高校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而临的严峻考验。高校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兼职多,专职少。一些高校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就业指导的一部分,既无专门师资,也无专门教研室,更无专门管理机构,创业师资多由就业、学工系统人员兼任,甚至由偏好创业的教师兼任,教师缺乏创业实战经验,讲授内容仅限于书本,既缺乏企业工作经历,更缺乏实际操作能力。二是非专业多,专业少。受办学定位和专业设置影响,一些高校创业师资在专业结构上,创新创业及其相关专业毕业的教师少,创业师资队伍存在基础薄弱、先天不足的问题,尤以地方师范院校为甚。三是校内多,校外少。受编制、专业结构等硬性条件影响,高校难以将校外实务界有丰富经验和操作能力的师资及时引进、聘任。四是任务多,保障少。由于创业机构、教师归属、教师待遇、职称评聘等一系列问题尚未有效解决,教师参与创业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创业师资队伍“专业化+技能化”的发展,影响了创新创业教育的进一步完善和有效实施。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代写咨询
 362716231

发表咨询
 958663267


咨询电话

18030199209


查稿电话

18060958908


扫码加微信

weixin.png


支付宝交易

ali.jpg

  • 在线客服
  • 认准本站客服
  • 代写咨询
    362716231
  • 发表咨询
    958663267
  • 咨询电话
  • 18030199209
  • 查稿电话
  • 18060958908
  • 扫描加微信
  • 支付宝交易
  •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