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灌式”教育在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应用研究
论文作者:草根论文网 论文来源:www.lw360.net 发布时间:2018年03月08日

青年人的价值追求决定着未来国家的价值走向。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民族地区的精英力量和“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希望”和建设者,肩负着维护地区稳定和民族团结的重大使命。因此,各高校理应积极践行、推动和引领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建设,抓好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价值观养成工作。但有调查表明: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长期受到宗教习惯、民族文化等影响,“对某些价值内涵的理解不够准确深入,部分价值内容在内化和践行环节相对薄弱”。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改变单一的‘大水漫灌式’宣传教育方式,针对不同对象和受众特点多做‘滴灌’,精耕细作,润物细无声”的任务和要求,为高校思政工作者推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奠定了方法论和指导原则。    

一、“滴灌式”教育的内涵    

“滴灌”原是指通过管道直接将营养物质送达农作物根部,达到节能增产的一种集约型农业灌溉方式,具有渗透性强、持续性长等特点。“这一技术方式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规律、需求、结构存在着互融互通之处。把这种方式引入思想教育领域,或可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将农业领域中的“滴灌”技术引申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就是所谓“滴灌式”教育,其是将有限的教育资源合理的统筹规划,借助多种教学方式,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点滴融人各种氛围、环境和载体中,建立起以学生为本,注重实效的精确识别、精准帮扶、精细管理的教育模式,体现了“持续滋润、久久为功的教育本色,潜移默化、深度渗透的教育风范,不尚声势、唯重效用的教育追求”    

二、“滴灌式”教育契合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特点    

(一)在教育对象上注重“滴灌”,以人为本,确保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针对性    

自小生活在民族文化环境中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民族意识、宗教习惯和生活方式上具有了独特的民族特征,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常常忽视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无视民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差异性,更多地采取“一锅端’一刀切”的共性管理模式。事实证明:在没有充分研究教育对象特点的基础上开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无论主观多么努力,其现实效果必将大打折扣。    把“滴灌式”教育引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强调个性指导,科学育人,以少数民族学生为本,尊重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特征,注重少数民族学生文化的特殊性,贴近少数民族学生生活实际,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大学生主观能动性,分层教学、点滴指导、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在“传道授业解惑”中助推学生全面发展。这样的教育就不再是僵化单一的“大水漫灌”,而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在平等信任的基础上一种心灵的交流和沟通,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人人的内心,渗透到人的灵魂,让核心观教育真正的具有吸引力、感召力和生命力。    

(二)在教育过程上注重“滴灌”,锲而不舍,实现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可持续性    

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念、文化信仰,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同本民族的价值观念产生碰撞,受到文化适应的考验,出现各种不适。荀子曰:“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显然,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有细心耐心决心,更要注重可持续性。“滴灌式”教育中的“滴”意指从点滴人手、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循序渐进地达到水滴石穿、涓滴成河的功效。因而,“滴灌式”教育能够通过持续不断的点滴渗透,日积月累,以春风化雨的形式,以铁柞磨成针的毅力推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为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内化为自觉践行的行为习惯,实现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长流水、不断线”的可持续性。    

(三)在教育方式上注重“滴灌”,精耕细作,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渗透性    

“各高校在对民族大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往往照搬针对普通大学生的一些做法,主要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且教育理论单薄,教育结构单一,存在着教育对象的整体化和教育方式的普遍化问题,缺少区别对待和个性化关怀,隐形教育工作不够。”且一些思想政治教师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过于重视形式化解读,偏向知识灌输,忽视民族大学生的民族特征和价值取向,缺乏师生互动交流,教育过程缺乏活力,教育方法单一守旧,不能用贴近少数民族学生生活实际的事例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吸收,难以引起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共鸣。“滴灌式”教育改变了传统“大水漫灌”宣传教育方式,能在精确分析教育对象—少数民族大学生个性特征的基础上,密切联系少数民族学生的日常需求,融人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用少数民族学生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用学生身边的事例现身说法,精耕细作,有的放矢的助推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耳人心化行”。

�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与一次性、当期支出混为一谈。第二是财政转移支付同市民化挂钩内容及方式不健全。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代写咨询
 362716231

发表咨询
 958663267


咨询电话

18030199209


查稿电话

18060958908


扫码加微信

weixin.png


支付宝交易

ali.jpg

  • 在线客服
  • 认准本站客服
  • 代写咨询
    362716231
  • 发表咨询
    958663267
  • 咨询电话
  • 18030199209
  • 查稿电话
  • 18060958908
  • 扫描加微信
  • 支付宝交易
  •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