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人文素质培育的阶段目标
论文作者:草根论文网 论文来源:www.lw360.net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16日


在五年大学学习阶段培育人文素质由于时间短效果比较局限,但就人的教育过程而言,大学教育阶段对于人文素质培育具有整体素质提升、职业素质奠基的重要作用。  

 1.人文素质要素的培育目标。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包括医学人文知识传授、医学人文素养培植和医学人文形态塑造三个有机联系的过程。   

人文知识的学习目标。就医学生而言,首先要从实用出发,学习与医疗职业及医学本身相关的人文知识,熟悉有关的规定与方法,掌握必需的技巧与规范。其次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学科知识,用以指导实践,解决好“三观”问题。当然还要学习文学、艺术、历史学等学科知识,培养兴趣和爱好,丰富情感和心理孔  

 人文素养的奠基目标。作为医学生,必须培育深刻的人文关怀,要具有注重交流沟通的态度、尊重病人利益的动机以及珍视生命的人道主义精神。还应培育高远的精神境界,要在遵纪守法、热爱祖国的前提下,真诚担负起预防疾病、驱除病痛、博学维康、彰显医德的神圣责任。还要自觉培育宽阔的情感胸襟,要能够做到尊重、理解和协作,能够分析、批判和创新,能够持续完善自我,持续精益求精。  

 人文技能的培养目标。作为医学生,应主动提升人文技能水平,能够使自己在医疗技术的运用与创新中体现人文精神,在临床诊治技术与手段选择使用上追求合适,对临床问题的查证用证上做到熟练,对待医学问题研究与临床技术创新上充满激情。作为医学生,还要充分认识到支持和保障人文精神的实现,必须采取科学的规范的医疗行为,必须掌握科学的丰富的临床沟通技能,必须做到共同参与式对话,以促进医疗行为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教学过程分段的培育目标。公共基础性人文素质教育。一般在大学1-2年级进行,通过学习“两课”等公共基础性必修和选修课程,丰富社会、文化及历史的背景知识,促进医学生理解社会发展对人才基本素质的总体要求,理解医学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保证医学生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和医学科技进步的要求,坚定学习医学的理想信念。这对于医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潜在而深刻的作用。    

医学基础性人文素质教育。一般在大学2-3年级进行,通过医学伦理学、医学社会学、医学法学、医学史等内容的学习与领会,丰富并厘清对医学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双重性质的认识,正确理解医学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深刻理解医学的社会人文内涵,树立正确的医学价值观,提高对医学道德价值的判断能力以及医学行为选择决策的能力。这对于把握医学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正确方向,保证医学技术始终造福于人类的人道主义性质具有深刻意义。   

医学专业性人文素质教育。一般在大学4-5年级进行,通过对医学职业道德、医生角色定位、医患沟通能力、卫生法规常识、医务礼仪修养等内容的学习、感悟和践行,立足于对医生职业特性的认识,从具体层而强化对医学职业道德及有关能力、修养的认识,着眼于树立良好的医生形象,深入了解良好的医学人文形态的建构意义与要求,帮助医学生深刻理解医学人文的职业特定要求,认识社会对医生人文素质的高度关切,提高对医学人文行为塑造表现能力。这对于培养医改条件下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医学人才具有现实意义。 

医学生参加工作后人文知识不断丰富,人文素养日臻完善,人文形态逐步优化,循环往复,不断提升,进入到社会化阶段。尽管在不同时期培育内容和方式不同,但都要服务并服从于教育目标。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代写咨询
 362716231

发表咨询
 958663267


咨询电话

18030199209


查稿电话

18060958908


扫码加微信

weixin.png


支付宝交易

ali.jpg

  • 在线客服
  • 认准本站客服
  • 代写咨询
    362716231
  • 发表咨询
    958663267
  • 咨询电话
  • 18030199209
  • 查稿电话
  • 18060958908
  • 扫描加微信
  • 支付宝交易
  •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