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德的哲学与教育思想及其世界影响(二)
  • 康德在哲学界举足轻重的地位及其影响力广为人知,哲学家杜兰与叔本华更是高度评价康德:“如果一个人要做哲学家,他首先要做康德的门徒。”其实康德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一生从事教育40余年。正是因为他把人的问题作为自己关心的中心问题,所以在教学实践和教育研究中形成了自己一整套教育思想,对今天的教育教学仍然具有启示和指导意义。正是本着对康德哲学和教育思想宝库深人挖掘和准确理解的初衷,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胡庆芳研究员(以下简称“胡”)就该话题对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著名教授李其龙先生(以下简称“李”)进行了专访。...
  • 康德的哲学与教育思想及其世界影响(一)
  • 康德在哲学界举足轻重的地位及其影响力广为人知,哲学家杜兰与叔本华更是高度评价康德:“如果一个人要做哲学家,他首先要做康德的门徒。”其实康德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一生从事教育40余年。正是因为他把人的问题作为自己关心的中心问题,所以在教学实践和教育研究中形成了自己一整套教育思想,对今天的教育教学仍然具有启示和指导意义。正是本着对康德哲学和教育思想宝库深人挖掘和准确理解的初衷,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胡庆芳研究员(以下简称“胡”)就该话题对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著名教授李其龙先生(以下简称“李”)进行了专访。...
  • 吸收传统人性论的精髓,实现对现代管理的超越
  • 人性论是基于对人性的认识而形成的理论,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行为科学的倡导者马斯洛经过长期的观察和实践,于1943年写成《人的动机理论》一书。在书中,他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理论—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在任何一个管理组织中,任何一个成员的作为动机都是由需要产生的,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感情和归属需求、地位和受人尊敬的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它们由低到高排列,且呈金字塔状态。...
  • 韩非法伦理思想之评价
  • 对于韩非法伦理思想的评价问题,应从两个方面进行客观的分析,其中既包含有其合理性一面,又不可避免地具有其局限性一面,接下来就分别从这两方面进行讨论和阐述。...
  • 浅谈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践的形式转变
  • 从一种实践形式转变到另一种实践形式是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将近结束时毛泽东提出的将先前的革命实践转变到另一种新的实践(主要指生产建设实践)上来的概括,包含着党和国家工作重心从农村向城市的转变,也喻示着中国社会实践主题的变化,还包含着毛泽东实践概念新的具象形式的增加。有学者这样指出,(经济)建设实践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后明确起来,并不是对毛泽东实践概念具象形式的增加,因为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已经具有经济建设实践逻辑了,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工作就是毛泽东经济建设实践逻辑的展开。...
  • ​自我矛盾性与矛盾寻求关系的初步探索
  • 作为一个探索性的研究,无法构建复杂的理论模型。也不适合贸然采用纵向研究,因为基本的变量关系尚不清晰,两个新编问卷与其他问卷的关系也缺少实证探索。因而本研究只是一个初步的探索,目的是考察几个最关键的变量,为未来更严格的变量关系的探讨提供初步的实证数据基础。 ...
  • 解读原典院回归人类学
  • 经过感应论美学、生态学思维、回归实践论人类学的原典解读这样的三部曲,曾永成致力于人本生态美学的理论建构,为新世纪文艺学、美学的时代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参照与愿景意向。...
  • 向美而生——曾永成教授生态美学研究访谈录
  • 在国内方兴未艾的生态美学研究中,曾永成教授从马克思恩格斯哲学出发的人本生态美学研究独树一帜,颇有影响。人本生态美学以马克思主义的生成本体论和人本生态观为哲学基础,以独特的生命信息机制“节律感应”解释了审美活动的对象性特征亦即生态本性,较圆满地实现了人本主义与生态主义的统一。2016年9月,笔者受《鄱阳湖学刊》委托,对曾永成教授进行了学术采访。...
  • 审美探本院感应论美学
  • 1982年,曾永成发表《运用系统原理进行审美研究试探》一文,从系统论角度研究美学问题,从自然与人相统一的大系统出发,解读“自然向人生成”理念,指出美和美感生成这一过程中的系统性,并在各种系统中考察具体事物的审美性质、审美感受、审美关系实现条件等,具有开创性意义,在理论界产生较大影响。在这篇文章中,富有创新意义的“节律形式”的观点已经萌生。...
  • 《论语》与儒家美学——中国论文平台网
  • 孔子学问的思想要求人由真诚心做为内在动力,由内而发的改造自己,提高人的社会责任感,把自己改造成和社会发展相结合的人,由内而发即要求人们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与温和的理性主义,以不断地以学习为方法,以求“道”为目标动力,明晓人生应当何去何从。...
  • ​自我矛盾性的积极影响研究
  • 本实验的结果验证了研究假设,自我矛盾性能够缓解个体在心理时间穿越中存在的知觉偏差。与低反馈矛盾的个体相比,中等和高自我反馈矛盾的个体表现出的“历史终结错觉”程度较轻,更不倾向于认为自己未来没有变化。...
  • 自我矛质性与矛盾寻求
  • 大量的研究表明,自我一致性与个体心理健康有密切联系。同时,出于多种原因(自我验证理论),个体会试图保持自我一致性.人们会主动回避潜在导致自我矛盾的信息,回避自我矛盾。 ...
  • 自我矛盾性的结构——中国论文平台网
  • 因为不一致的信息提供了进一步确证、扩展自我概念适用性的机会。这一过程循环往复,总体上个体的自我在矛盾与一致之间不断地变化。正是在这一搁置对一致性的追求、寻求自我矛盾性的过程中,个体才获得了成长与发展。...
  • 理性的自觉:古希腊哲学的“怒斯精神”
  • 如果说原始文化主要以拟人化、形象化等朦胧的方式来展现对理性的意识的话,那么古希腊哲学则以思辨建构、逻辑论证等自觉的方式来表达对理性的理解。当然,这种演变不是没有原因和根据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作为理性哲学摇篮的古希腊哲学的产生自有其独特的自然条件和文化土壤。...
  • 现代中国思维方式变革的可能性
  • ​ 思维方式的变革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只有在马克思的“哲学的世界化”与“世界的哲学化”相统一原则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这种变革。...
  • 论“互联”对哲学联系观的丰富和发展
  • ​今天的信息时代我们也称之为“互联网时代”,简称“互联时代”。在这个时代“互联”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现象,也给哲学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联系观形成了直接的影响。...
  • 传奇式历史名人的思维创新——逆向思维,“于不疑处有疑”
  • 就开漳圣王陈元光家族及其部曲的研究来说,值得人们深入研究之处非常多。如这样个在民间光芒四射的家族为什么在正史中未有记载?随陈元光南来的部将详细情形及结局如何?为什么陈元光治漳时在漳州龙溪浦南创办的松洲书院成了漳州历史上最早甚至也是全国最早的书院?...
  • 建构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几个重要问题
  • 今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对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建构与发展提出了总要求,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是当今所有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都必须贯彻执行的行动纲领。本文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的同时,结合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现状,对建构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及其原则,做一点初步探讨。...
记录:400条 共20页首页上页14151617181920下页尾页
联系我们

代写咨询
 362716231

发表咨询
 958663267


咨询电话

18030199209


查稿电话

18060958908


扫码加微信

weixin.png


支付宝交易

ali.jpg

  • 在线客服
  • 认准本站客服
  • 代写咨询
    362716231
  • 发表咨询
    958663267
  • 咨询电话
  • 18030199209
  • 查稿电话
  • 18060958908
  • 扫描加微信
  • 支付宝交易
  •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